如果你是一个新手爸妈,一定被宝宝时不时的哭泣弄得焦头烂额,饿了哭,困了哭,尿了哭,有时候以上情况都不是,宝宝还是一直哭,遇到这种情况,爸妈们可真是手足无措。
我们都知道,一般情况下,宝宝哭泣时有目的的
目的一
哭泣时宝宝表达各种需求的唯一途径,当感到饥饿或不舒服,宝宝都会遵循他的本能,通过大哭来寻求帮助。
目的二
另外,很多宝妈不知道,哭泣还可以帮助宝宝避开太强烈的视觉刺激、声音和其他不舒服的感觉,有助于缓解宝宝的紧张情绪。
目的三
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宝宝一天当中总有一段时间无缘无故的一直哭泣,怎么做都没法让他安静下来。
没错,孩子一天中总有一段特别挑剔的时期,即使他不饿、没有不舒服和疲劳。在这期间你怎么做都不能安抚他,但过一会儿之后就好了。这时候,宝宝还会有一些比较隐性的情绪变化,他会比平时更加警觉,再然后就会进入比平时更深的睡眠。
如果你的宝宝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不用紧张,科学研究发现,这种难以控制的哭闹似乎有助于孩子消耗过剩的精力,由此进入更加舒适的状态。
对各位宝妈宝爸来说,知道这些当然不够,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区别宝宝哭泣的原因,这样才能尽快帮宝宝解决烦恼,也让妈妈免受担忧,让邻居免受打扰。
新手爸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
一、饥饿
饥饿时的哭泣通常短促而低调,并且低一声、高一声。
二、不舒服
疼痛和痛苦时的哭泣通常突然发生,表现为长而高调,随后有一个暂停和叹息;
三、“让自己独处”
这样要求的哭闹通常与饥饿时相似,但通常持续的时间不长,往往是你还不知道他要的是什么的时候他就停止了哭泣。
四、消耗精力
这样的哭泣经常出现在睡觉前,这个时候宝宝特别磨人,你能看出他困了,但他不能很快的进入睡眠状态中。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宝妈宝爸们正确理解宝宝的意图,但是每个宝宝可能都会自己的习惯和特征,需要爸妈们仔细研究,经验也就一点点多起来,学会更好的照顾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