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美俄四代机均为单座,中国却要搞双座版歼20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

说起第四代战斗机(俄罗斯军标第五代)的话题,一直为不少军迷老生常谈。说来也巧,纵观当今全球已经完成研制的几个型号,如美国的F-22、F-35,中国歼-20,俄罗斯苏-57,抑或是尚未完成研制的型号,比如中国的FC-31和韩国的KFX等,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全部为单座战斗机,这与第三代战机普遍的"同型号战机分单双座"的套路明显不同。对此,有一定说服力的观点是,第四代战机的航电设备高度先进,已不需要双人操作就足够胜任各类任务;以及双座设计破坏飞机隐身性能,故单座最优等等。 不过就在歼-20首飞十周年的日子里,中航工业发布的纪念宣传片里,眼尖的人有了新发现,那就是CG中的歼-20编队中,居然出现了有两名驾驶员的串列双座型,这或暗示歼-20要出现双座型号了。在这里,我们不妨谈谈歼-20发展双座型号的合理性。 目前的单座型四代机,基本都是典型的空中优势战斗机,以单独从事制空任务来看,单座设计是没有问题的。但随着现代战机的制造和使用成本不断上升,单一任务专用机的模式也越来越难以维持下去。实际上很多三代半战机已经变成了"多用途战斗机"或者"战斗轰炸机"。同时,航电设备的进步也允许战机通过挂载不同的吊舱和武器,来执行不同性质任务。 相比之下,四代机的航电设备有着更高的集成度和扩展性,胜任类似多用途任务的门槛其实更低。如此一来,单座驾驶员模式反而是对拓展战机用途的一个阻碍。 空优战机可以仅考虑空战任务需要,而多用途战机就需要执行不同性质任务,甚至要在一次飞行中同时执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任务。这样一来,仅靠一名飞行员就不容易胜任,而双座设计可以允许两名飞行员分担任务,若飞行时间较长还可以交替短暂休息,这对维持飞行员的战斗效率是很有用的。 此外还有一个前瞻考虑,那就是随着无人机技术不断发展,未来还将不断强化与有人战机配合作战的能力。这几年,美俄都在进行"忠诚僚机"试验,让一架有人战机指挥若干架无人战机,成为一个小型的空中作战体系,而无人机技术发展迅速的中国当然也不会落伍。一旦歼-20这样的四代机发展了双座型号,还可以成为较为理想的小型无人机指挥机,前座飞行员负责驾驶本机作战,后座者则可以全力投入指挥无人僚机,实战价值将相当可观。 更有趣的是,美国和俄罗斯目前都没有公布自己的双座型四代机计划,故歼-20很可能将是世界上第一型发展出双座改进型的四代战机。能够在战斗机发展史的某一个阶段上,将理念和行动都做到世界领先,这对中国人来说也许还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