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心理健康之“人际关系”

发布人:管理员

    在人际关系的海洋中漫游,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从小到大,我们与许多人有过交往,但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人格成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以下一些人物:

    1、父母或其他抚养人

    2、学校教师和同学

    3、青春期的同龄朋友(闺蜜、哥们或者恋爱对象)

    4、建立自己的家庭,养育儿女。

    4个节点任何一处出现停滞或断裂,都会影响心理健康,甚至造成心理疾病。如果在这些人物中挑选出最重要的,他们是1、父母或其他抚养人;3、青春期的同龄朋友。

    

心理健康之“人际关系”

    从婴儿开始,我们就与人产生了关系,一般来说,母亲是婴儿接触的第一人,婴儿的饥渴,不舒服等需求都是通过啼哭表现出来的,一个热爱关心孩子,时刻满足孩子需要的母亲,总会在孩子有需要时满足孩子的需求,这种一贯的满足,使得婴儿在人之初就对世界产生了信赖;相反,如果这种需求得到的满足是不稳定的,甚至完全得不到满足,孩子对世界就产生了不信任感或者冷漠感。这些感受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否发挥了重要作用。心理学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母亲不能守护在孩子身边,一个与母亲角色相当的抚养人也完全可以代替。

    

心理健康之“人际关系”

    当孩子走出家门,进入幼儿园或小学,接触到不同于父母或者抚养人的教师,他们帮助形成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自我概念),此时老师的权威开始超越父母。孩子们唯老师马首是瞻,常说:“我们老师说如何如何!”家长们天天说“你是最棒的!”就比不上老师一句浅浅的肯定和表扬了。同时,孩子还接触到许多同龄朋友,他们给孩子的人际关系带来新鲜感受——平等,你想别人对你好和你一起玩,你也要对别人好,你想吃别人手里的好吃的,自己也要拿出自己的食品与人分享,这种平等的人际关系在与父母和老师的关系中是体会不到的,孩子们增添了人际关系的新经验。

    

心理健康之“人际关系”

    进入到青春期(12——18岁),孩子进入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闺蜜”与“哥们”是孩子根据自我的需要,选择建立的第一种亲密关系,在友谊中,孩子的心理需求得到了巨大的满足,体验到互相信任,互相依靠,快乐有人分担,痛苦有人理解,就某些方面来说,甚至超越了与父母的关系。对一个人形成客观准确的自我概念有着父母、老师不能代替的作用。但此时一些家长偏偏阻挠孩子建立友谊关系,担心影响学习,殊不知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发展远远超过了做几道题,背几篇课文,心理健康的人犹如一生都装上了不断前行的永动机。还有些家长越俎代庖,自己给孩子选择朋友,让孩子与班上学习好的同学交朋友,以期获得一些学习上的帮助。其实,青春期的孩子知道“朋友”与“马仔”的区别。这时父母对孩子说:“你是最棒的!”孩子早就不会当真,弄不好还会激起愤怒。他们相信朋友的评价远远超过了家长和老师,朋友认为他是否漂亮英俊,是否聪明,是否忠实可靠?值得交往?往往成为青春期少年对自我的认识,他们在朋友的眼睛中看到了自己。友谊是青春期少年的一面镜子,缺乏友谊的人,很可能看不清自己。本文作者的另一篇文章《心理健康之“我是谁”》,曾提到过芙蓉姐姐和罗玉凤,她们很可能在青春期没有与他人建立起友谊关系,因此无法形成客观准确的自我认识。

    友谊关系是所有亲密关系的原型,为今后的爱情关系,亲子关系奠定了基础。

    昔日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留给曹操一个傲娇的背影,看看今天遍布中国的关公庙,就知道关羽在建立人际关系上是多么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