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在城市安家落户,为什么不建议回农村盖房子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

第一个问题:久不住人的房子后期维护和保养是大问题。 如果父母选择在农村养老生活,作为子女来讲为父母在农村盖一座舒适且牢固的新房子无可厚非,这是为人子女的本分,未来新房子盖成后,父母可以及时为新房子提供后期维护和保养的任务。 如果农村老家的房子已经没人去住了,为了守住关于农村的乡愁,可以对老房子进行翻新和加固,但已经没有重新盖房的生活需要,因为说白了在城市安家落户每年能回农村的机会屈指可数,尤其是农村老家已经没了父母的守望,甚至就连逢年过节很多人都不会回农村。 这种情况下,盖成的房子肯定要面对“长期无人居住”的现实,租给别人吧不舍得,空着吧房子又容易破败损坏。农村老人经常说“房养人,人养房”,长期不住人的房子就是比住人的房子坏得要快。 究其原因,其实无非就是长期不住人的房子缺少主人去精心打理,在出现小问题的时候不能及时修复和处理,所以久不住人的房子后期维护和保养是大问题。 第二个问题:少了农村的人情世故,未来在农村养老未必能住得舒坦。 对于在城市安家落户的人,如果经常回农村或者逢年过节回农村的时候,在为人处事方面做得比较好,这种情况下回农村盖房子,未来养老的时候也算是重温了故乡的乡情。 可是实际生活当中,对于许多在城市安家落户的人来讲,只要家里没有留守老人和孩子,一年到头是很少回农村的,甚至就连逢年过节也是选择在城市,毕竟生活的圈子发生了改变,回农村只会显得格格不入。 这种情况下,即使未来能够实现告老还乡的心愿,但因为长期与农村生活所脱节,早已少了农村的人情世故,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左邻右舍没有了曾经的亲昵之感,变得非常地陌生和冷淡,甚至有人会因为嫉妒而表现出嘲讽和排挤。 试想一下,对于早已在城市安家落户的人来讲,子女肯定早已适应了城市生活,等到自己老年想要回农村养老居住,子女肯定是不会回农村陪同照顾的,有个头疼脑热或小病小灾的,想找个能帮忙的人都叫不到身边,虽然人回了农村,却体验的是孤独终老的生活,这样的养老生活没意义。 因为少了人情世故,曾经淳朴的那份乡邻情就会发生变化,即使在农村住上全村最好的房子,也没有人前去交流和做客,如此的养老生活未必能住得舒坦。 第三个问题:挣钱不容易,掏空积蓄去守望乡愁的代价过于昂贵。 如果去到城市安家落户之后已经赚得盆满钵满,那么回农村盖房子就属于衣锦还乡。 如果去到城市安家落户之后本身过得是非常普通而平凡的日子,那么回农村盖房子可能就需要掏空积蓄才能办到。 这种情况下,因为本身挣钱不容易,很多人都会发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物价在不断上涨的同时,挣钱已经变得越来越难。 尤其是对于好不容易在城市安家落户的人来讲,花每一笔钱都是需要精打细算的,而在农村盖房子本身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很可能因此让本来相安无事的生活陷入困境,城市生活虽然挣得比农村多,但城市生活的消费支出也是成正比的,一旦家庭经济出问题,努力维持的现状就可能被打破。 所以对于所谓的乡愁,对于农村老家的房子尽量做到维持现状,必要的时候修缮加固其实就挺好,用掏空继续的方式去守望乡愁,代价过于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