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高中的改革方向是全面中职中专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

一、高中在教育体系中的现状 高中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连接高等教育的中间环节。在计划经济时代,中专包分配,高中是往大学输送研究型人才的。高中发展到今天,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市场经济时代,大学毕业自主找工作,大学经过十几年的扩招,已经形成了人力过剩。造成的主要矛盾是大学人多而与之适应的岗位之间的巨大矛盾。 在以高考为导向的人才筛选机制开始阻碍人才的发展。形成的主要矛盾是国家需要各种产业人才、创新型人才,维持全工业链的稳定,而大学生们没有经历过工业生产环节,不了解情况,没有实践。 高中一般情况下两年就学完三年的知识,第三年是复习,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导下,以学习的“熟练度”为教育目的,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筛选出毅力超强和持之以恒的学习能力的人,但是这跟人的创新性、多样性是相矛盾的,不能一味强调“学习知识”“知识熟练度”的重要性。 二、高中改革方向 一是要保留筛选机制,以把适合高等教育的具有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向高等教育输送。 二是要培养多样性人才,为保全全产业链的工业培养人才。如果没有这些人才,过不了几年,我国也会跟美国一样产业空心化。 三、操作方法 (一)全部普通高中和中职中专、大专进行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全部的高中阶段的学生要抓住两点:职业教育和知识教育。例如高中加入职业教育内容,中职中专加重高中知识内容。全国所有的高中阶段的学校全部统一此模式,取消完中、普通高中、中职、中专、大专的区分,不能有分类。在这里解释一下“职业教育”,在此阶段的职业教育更倾向于生涯教育,是一个人对未来人生的规划,允许尝试、允许失败,允许选择,不能一下子把人的一辈子定死了。 (二)改革后的高中组织模式是“学分制+技能等级制”。在此阶段,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参与劳动实践的能力。所有的课程为学分制,完成学分视为知识课程完成,学校组织模式跟目前的大学一致。技能分为不同的等级,达到某个等级或者完成了某个成果视为技能合格。教学内容要跟劳动实践相结合,学制三年或者四年。 (三)筛选模式(高考模式):学分够+技能等级够的学生,可以参加高考。学生根据自身的职业规划选择不同的大学。大学除了看高考文化课分数,还要看技能等级。 (四)学费制度。学费、书本费由国家负担,住宿费和就餐费用由家庭负担,变相实现了十二年义务教育和普及性教育。 (五)取消中招。在这个改革模式下,中招自然没有存在的必要性。 四、一些思考 为什么有双减政策,这个政策治标不治本。“本质”是家长的焦虑,因为“高考只考试知识”这个指挥棒在这里,只有这一条所谓的通向“成功”的道路,而我们必须承认学习知识是一项技能,是技能就可以通过熟练度来强化,这就是校外培训机构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而采用这个模式的的改革,人的发展是多样性的,是符合人的多样性的规律的,给人的一生的发展是多样选择的,是治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