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的电动车首次充电要充1天 大概10年前,我们新买手机之后,都会牢记第一次充电要充1天时间,这样电池才会更有用,而电动车作为“电池”驱动的车型,网络上也有着关于新买电动车,首次充电要充1天,这样电动车才会达到官方的理论续航,那么,真的有必要首次充电要充1天吗? 辟谣:如今无论是手机还是电动车,首次充电根本不需要特别延长时间,按照说明书时间充电即可,而延长时间充电,不仅不会增加续航,还会因为“过充”伤害电池,导致电池续航下降。 之所以以前有要求首次充电很长时间,这主要是源自于镍类电池,其中之前被应用的镍镉电池具有的记忆效应,也就是说,它会记住上次充放电的节点,给电池立下一个可利用容量的界限,而电动车主要使用的是铅酸电池和锂电池,根本不存在记忆效应,所以完全没有必要让电动车“过充”。 2、铅酸电池出现鼓包会“爆炸” 铅酸电池容易鼓包,这是很多车主都知道的事情,而电动车存在自燃的风险,这是很多车主也都都说过的事情,但铅酸电池鼓包之后,就可能会自燃甚至“爆炸”,这具有可信度吗? 辟谣:铅酸电池的鼓包和“爆燃”其实没有关系,鼓包是因为电池在充电的时候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氧气和少量的氢气体,由于没有得到快速排出,就会导致电池胀大鼓包,有人说的会爆燃,主要是看到有氢气的缘故,但殊不知,氢气的爆炸极限4-74% ,不在这个范围根本点不着火,铅酸电池内的氢气根本不可能达到,所以,铅酸电池从理论上不会爆燃,目前也没有铅酸电池爆燃的案例。 而目前所发生的所有电动车爆燃,根源都是锂电池,因为锂电池内部金属十分活跃,而锂电池体积小容量大,在高密度的情况下,一旦暴露在空气中生产化学反应就会发生爆燃,但铅酸电池内部的铅酸或铅板,都不是可燃物质,所以不会存在爆燃的可能性。 3、电动车的电池可以“补水”修复续航 电动车的电池续航会随着使用时间而逐渐变得不耐用,这是比较正常的情况,并且,如果电池使用了不当的充电习惯,暴力的骑行方式,都会让电池续航变差,而网络上流传“补水”就能修复续航,真的行得通吗? 辟谣:“补水”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有一定的作用,我们不能把“补水”当作修复续航的方式,只有电池使用时间并不久,但由于经常让电池持续高温,导致了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加速蒸发,而缺乏电解液影响了电池在蓄电能力,理论上这个时候“补水”会起到修复作用,但在实际生活中,电池的电解液在2年之内不会蒸发到影响蓄电能力,而超过2年的电池已经老化严重,强行的“补水”不仅不会增加续航,反而会加速电池报废的速度,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4、电动车需要考驾照 近2年电动车迎来了规范治理,关于电动车的整治内容就“铺天盖地”的袭来,而有的真实,有的虚假,有的是“断章取义”,其中关于考驾照,是最常见的一个内容,那么,电动车真的需要考驾照吗? 辟谣:这是典型的断章取义、危言耸听,利用了很多人一直觉得,电动车就是两轮电动车的心理,给人一种误导,自己的电动车需要考取驾照,其实官方要求考驾照的电动车,是在时速、动力、重量方面达到标准,才会要求持证,普通的电动自行车,是不需要考取驾照的。 需要考取的驾照的电动车,时速大于25公里/小时,重量大于55公斤,电机功率大于400W,达到这些标准才需要持有驾驶证上路,而时速大于25公里/小时,需要持有D证、E证、F证的其中一个,时速大于50公里/小时,需要持有D证、E证的其中一个,大家牢记这个标准,不要被一些危言耸听的内容忽悠了。 5、电动车需要交保险 这是很多电动车主都听过的一个规定,甚至个别地方,在给电动车上牌的时候,还真的需要缴纳保险费才能领到牌照,甚至以各种办法诱导,电动车必须要交保险,那么,电动车真的需要交保险吗? 辟谣:众所周知,只有机动车才有强制保险,用来保障在道路行驶的事故处理的问题,而非机动车是不需要交纳强制保险,电动车比较复杂,它有机动车的一部分,但大部分车主使用的都是非机动车,是不需要交保险费,当然,车主是可以自愿交纳商业险,但如果不想交保险费,千万不要听信一些上牌点的人忽悠,或者保险公司的人诱导,电动自行车强制交保险,无论在哪里,都是得不到支持的事情。
我的位置:
关于电动车的“5个谣言”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