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日本“芯片巨头”,曾一个人执掌了日本芯片行业的半壁江山。他在芯片领域努力奋斗了大半辈子,眼看就能带着荣誉光荣隐退了,却因为触碰到了美国的蛋糕,遭到了美韩两国的联合围剿,最后被逼无奈,只得将公司拱手送出,任由美国作为。但是这位老人家并没有认输。在2019年,已经72岁高龄的他一边对外公开作出“我不想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结束我这一生”的宣言,一边接受中国紫光集团的邀请,投奔了中国高科技行业,准备以帮助中国用5年时间里实现芯片量产的方式,来向美韩两国复仇。那么,这位不肯服输的热血老人究竟是何许人也呢?
化为泡影的昔日荣光,这位老人名叫坂本幸雄,提起他的名字,在半导体存储器相关的领域内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1970年,毕业于日本体育大学的坂本幸雄,在毕业后来到了半导体行业当中,加入了德仪日本分公司。他是个执行力极强的年轻人,有着所谓的“昭和男儿”能吃苦,不怕输也不服输的冲劲。在这份刻苦钻研的劲头加持下,坂本幸雄表现出色,很快就得到了企业高层的赏识,在事业上平步青云,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在此期间,坂本幸雄凭借学到了一套美式的管理风格,最后不仅德仪日本分公司中担任了副总裁的职务,在整个日本业界都非常有名望。此时正值上个世纪80年代,是日本存储芯片产业十分辉煌的时期,日本在存储芯片领域占据了九成甚至以上的市场。在这一时期,英特尔公司为了避其锋芒,都主动舍弃了一部分存储业务,转型去做CPU了。但是相对于英特尔公司的主动退让,被触动了利益蛋糕的美国方面可不乐意作出这样的选择。他们几乎在任何领域都要做到最强和最优,日本势不可挡的发展势头自然就被他们视作了障碍。
美国方面惯常使用的方法,一是抢占先机,二是通过打压、制裁和收购的手段,用最低廉的价格,收购成为世界领先企业。既然没有办法与日本进行先机方面的抢夺了,于是美国就从80年代开始,频频打压日本的储存行业。首先是1985年,美国通过半导体行业协会的一纸诉状,开始了对日本的第一次“芯片战争”。经过一系列博弈后,美日双方签订了《美日半导体协议》。日本往日存储芯片价格低廉的优势自此不复存在,也由此开始陷入一蹶不振的处境中。这还不算完,美国还不断扶持韩国,联手打击和压制本就遭受了重创的日本。在1999年,为了保护本国至关重要的DRAM,即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产业,日本成立了尔必达公司,还专门请来了坂本幸雄担任掌门人。坂本幸雄凭借着自己从业30年的丰富经验,抓住时机,推出了多款DDR产品,再次成功占领了市场,还足以与韩国的三星抗衡。但这样的做法再次引起了美国的不满,借着2008年的金融危机,美韩企业联合起来,通过打压上游原材料采购价格,同时主动降低自家芯片的输出成本,进而压低了整个市场的价格。尔必达挺不住了,在2011年第一个季度的负债折合人民币就已高达350亿元。坂本幸雄四处寻找帮手,但是对方都被尔必达高额的负债吓退了。坂本幸雄最终也挺不住了,只能申请破产。这正是美国想要的结果,于是他们便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尔必达100%的股权。坂本幸雄忙碌了大半生的昔日荣光,瞬间便化为了泡影。“故技重施”在很多明眼人看来,尔必达死得极冤,就好像原本是堂堂正正的武士对决,结果三星突然掏出了枪。尔必达并不是因为技不如人而走上下坡路的,恰恰相反,他们正是因为技术太好太先进,这才倒在了得到国家支持的三星手下。其实像尔必达这样的以极冤的方式走向灭亡的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还有很多。美国当然也不是第一次采用这种阴险的手段,来对付被他们视为眼中钉的企业了。远的先不说,先说最近饱受美方暗算的华为。时任华为副总裁的孟晚舟在2018年12月1日到加拿大温哥华转机时,就被受美方指使的加拿大警方以莫须有的金融诈骗罪名扣押。孟晚舟因此被困在加拿大接近3年的时间。在今年东京奥运会期间,关于孟晚舟是否会被引渡到美国的最后一场庭审悄然召开。尽管外界都不看好庭审的结果,认为孟晚舟被引渡到美国的结局几乎已经成为了定局,但是当这最后一场庭审顺利结束时,在中方和华为的斡旋之下,孟晚舟还是在9月末,顺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她的平安归来,自然离不开中国日益强大的国际实力相护。而与她遭遇相似的阿尔斯通和西门子等高层人物就没这么好运了。尤其是法国的阿尔斯通,从他们的CEO皮耶鲁齐当年的遭遇来看,他简直就是世界上的另一个孟晚舟。皮耶鲁齐是在2013年到纽约出差时,被预谋已久的美国方面扣留,而逮捕他的原因竟然是他在印度尼西亚出差时,有向印尼官员行贿的嫌疑。就因为这个“嫌疑”,皮耶鲁齐被扣留到2018年,他的企业和个人生活被美方翻来覆去查了个遍,而他背后的法国政府,有心无力,最终皮耶鲁齐实在熬不住了,向美国低了头,交出高达7.7亿美元的罚金,任由阿尔斯通被美国的电气公司吞并,他这才重获自由。虽然坂本幸雄并没有像孟晚舟和皮耶鲁齐一样的经历,但他和尔必达所遭遇的困境却如出一辙。在加入尔必达之前,坂本幸雄的人生过得还算顺风顺水。他一直跟随着自己的热爱,或许坂本幸雄在加入尔必达时,内心也是充满了希望的。只是就算是坂本幸雄,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由此开始会跟日本DRAM的命运紧紧绑在了一起,令人唏嘘不已。日本的企业高管在退休后,很多都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风光。可能还没到人走茶凉的地步,但是身份的转换和前后落差极大。其实日本方面也很清楚自己正在面临什么样的境遇。在国际竞争之中,光靠自己单方面的技术优势,或许能够获得一定的收获,但是却很难战胜那些手段多样而阴险的强国。日本想要摆脱这样的困境,最好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选择中日合作。日本有相对成熟的技术和经验,而中国除了同样积累下了自己的经验,还有广大充足、可以跟美国抗衡的市场人才。就连日本方面都有人感慨,若是在80年代就与中国合作,那他们在当时绝对不会输得那样凄惨。想来这也是引退后的坂本幸雄心中所想的内容。抛开一切的国籍和市场竞争不说,坂本幸雄作为一个不服输的老人,像是当代伍子胥,也像是堂吉诃德般的勇士,他搭乘紫光这艘船在晚年奋力一搏,给自己人生一个交代,这样的拼劲值得所有人学习。人的一生,或许就应该像坂本幸雄老先生这样,为了理想和尊严,百折不挠,奋发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