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座山峰,有多少人在爬上愚昧之巅后就沾沾自喜、自以为是?真正的智者,是在不断学习和自我提高之后、经历“无知”的绝望山谷,方能慢慢爬上开悟觉醒的山坡。正确检视自身的方法是告诉自己“我不知道”,这并非失败,而是成功的开始。这份对未知的敬畏,是对自己最好的尊重。其实,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由于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决策失误,尝到许多不必要的苦头。在人们的印象中,总以为智商高的聪明人才会自信,但科学研究表明,越愚蠢的人越自信:傻叉不自知!
人们常说“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随着阅历的增长,我们越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不要和傻叉争论。因为,有科学研究证明,傻叉是真的意识不到自己是傻叉。心理学家指出,能力欠缺者无法认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并且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平,因此被内心的幻象误导,作出了高估自己的判断。美国的《赫芬顿》邮报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向公众提出一些非常离谱的观念,比如太阳围绕地球转,彩票是非常好的投资方式,个子高的人跑步越容易缺氧等等,让他们做判断。但是结果却表明,每一条离谱的观念,都有20%左右的人会盲目相信。这就是著名的“无知五分之一法则”,也就是说无论一个观念多么的离谱可笑,在全世界总会有20%的人盲目地相信它,有些人知识的匮乏、或者说认知的障碍,看起来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不要与思维不在一个层面上的人争辩,那只能是鸡同鸭讲。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Zeno of Elea)的学生有一次请教说:“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每个人的认知都有局限,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观察和见识。因此,学会聆听别人的观点,就相当于在借别人的眼睛观察世界,也包括审视自我,于是才能周全、有高度和格局,才是完善自我、事业进阶的必由之路。无知的人不会永远无知下去,只要认清现实,通过不断向比你更厉害的人学习扩大知识库,提升品格。“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当知识圈越来越大的时候,你所接触到的陌生领域更大,你也会发现你以前是多么的无知,你也会更加低调、谦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了。在我们认知比较低维时,总是忍不住渴望让他人觉得自己无所不知,这个冲动处在低维认知时很好理解,毕竟怕自恋受损,可是这个时候一定要学会保持觉知,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这样才不会导致自己因为达克效应搞出一些滑稽事情,甚至是灾难性事情。“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卑以自牧”就是以谦卑自守,以谦卑的姿态守住低处,大吉。谦卑就是对万事万物,不管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怀一颗敬畏之心。对未知的敬畏,是对自己最好的尊重。总之,一个人,无知不可怕,就怕他对他的无知一无所知。人需要先从愚昧之巅,掉到绝望之谷,然后再从绝望之谷,辛苦攀爬,经受攻击和辱骂,积累知识和经验,才能成为智者和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