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一束光线的命运!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有持续打开光源才会照亮四周,所以一般人认为只要关闭光源,光线就会立即消失。晚上用手电筒向夜空中发射一道光,再关闭手电筒,在人的视线内都看不见光线了。那么问题来了,这条光线到底是消失了还是继续在宇宙中传播?如果消失了?又是怎么一种消失法?事实上,解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只需要稍微提及一下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就迎刃而解。

光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从2000年的古希腊人到东方贤者都有所提及。中国贤者─墨子早在2500年前就通过光学现象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并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在200年后的西方,欧几里得就著写了《光学》,他设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且用极简单的数学方式阐述了光的反射定律。但是欧几里得犯了一个极其幼稚的错误:他不能理解为什么只要眨一下眼就能看见星星,除非眼睛发出的光速度极快,抵达星星后再反射回到眼中。这种常识性错误很多人在儿时都犯过,眼睛并不会发光,眼睛也没有速度,这是光线传到眼睛的结果。当然欧几里得那个年代还不清楚物体发光的根本原因,我们也不必过分苛求古人。

人类最早对光的研究是总结光学规律,还并没有追问光的本质,最早关于光的本质问题的讨论要到2000年前的罗马人卢克莱修。他本身就是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簇拥者。基于自己的信仰,他提出来光是一种极小微粒的结论。这也是关于光的微粒说最早的代表。随后皮埃尔•伽桑狄提出来光的粒子说,牛顿继承了这一学说。于此同时光的粒子说也占有一席之地。双方拉锯战持续了几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