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覆盖,大整治与换购潮并存 商家的两难主要在于目前电动车使用市场的大环境。今年,电动车整治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整治强度范围都在不断提升,可以说整个电动车市场都面临着巨大的整治压力。 简单的几个数据就足以反映今年的整治压力有多大。广州传来的数据显示,今年仅广州一地查处的电动车改装就高达2.2万起。浙江、江苏、广东、山东、河南、湖南、江西、广西等全国大部分省份均不同程度地在开展电动车市场调查和整治。 包括北京也是一样,虽然开启了换购市场,但因一起五人死亡的充电起火事件,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高强度整治,商家在销量爆发的同时还在应对严格的市场整治。 明年最大的换购市场浙江省,更发布了全国首个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数字化系统“浙江e行在线”,以一车一码的方式给整个电动车市场套上金刚圈。“浙品码”的正式推出,将会从两个层面对经销商造成巨大影响。 二、强制规范,经销商陷入两难 “浙品码”是浙江省在新国标换购大潮下放出的一个大招,威力惊人。直接把所有不规范品牌、产品、电池等淘汰出局,通过“一车一码”的方式,让每一辆电动车产品都做到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究。 通过“浙品码”的产品,必须确保车辆和电池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一致性,来杜绝市场非标车、二手电池的流通。而且每块电池都是附有二维码的,销售的蓄电池在入库和出库环节都实施了扫码管理,对车辆进行校验,是否符合认证要求。 “浙品码”一出,很多商家销售的部分产品、电池或许就已经要被淘汰掉了,更别说存有大量库存的商家。这是强制性规范带来的连锁效应。简单来说就是无法上“浙品码”就面临着被认定为超标车的情况,无法销售。 这种方式直接有效地清除市场存在的非标车和二手电池的流通,遏制改装问题,不仅大大抬高了市场的门槛,也意味着经销商在选择产品时必须要符合新要求。 随着浙江超标车换购市场的启动,消费市场的刚需问题需要提前进行解决,那就是市场存在的非标车和二手电池的流通,遏制改装问题将得到突破性解决,但商家却必须面临究竟改不改的问题。 面对只能25码的新国标车,在只允许销售新国标的市场,比如杭州、宁波等禁摩城市中,必然会有大量消费者要求经销商对车辆进行速度和续航上的调整,也就是改装,提速和提高续航。 但“浙品码”的执行不仅极大的限制了改装的操作空间,更重要的是浙江省电动车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不允许改装。消费刚需决定市场趋势,这也是为什么北京许多经销商明知改装会受到惩罚,却不得不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重要原因。
我的位置:
电动车换购大潮马上开启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