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中国科技,美国锁不住!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

中国在新能源发展领域已经进入领先赛道 先说说“华为光伏”。实际上,华为成功拿下大订单这一消息,外界早在10月16日于迪拜召开的2021全球数字能源峰会期间,就已经部分知悉。根据已知的信息,红海新城储能项目,是沙特“2030愿景”规划中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储能规模达1300兆瓦/时,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储能项目具有行业标杆级的战略意义,因此,这也是中国与沙特合作的重要项目之一。目前,中国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将负责承建相关基础设施,华为则将为对方提供相应的技术方案和设备支撑。 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大力推广包括“光伏电站”(即:高效太阳能发电系统)在内的新型环保能源建设,并在国内发展规划上,设置了“争取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量峰值,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目标,在今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环保问题也被提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广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环保。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大力推动环保清洁能源建设,不仅是为世界环境改善在作出实际行动,也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考虑。目前,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光伏企业,在光伏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他们拥有不少于十年的技术储备和实际应用经验,这次华为能够与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合作为沙特提供服务,正是中国中国科技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美国封锁不可能锁住中国科技,中国人自力更生攻克的技术,不比美国的差! 众所周知,中美贸易交锋这几年,华为作为一家中国企业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上。因为华为在科技发展领域具有突出贡献,美国一直试图压垮华为,或者让华为屈服于美国的恶意制裁,交出公司的机密供美方“鉴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美国开始举全国之力“封杀”华为,美国不许美国企业对华为出售核心电子元器件,要求自己和盟友不许使用华为设备,甚至是和加拿大联手扣押华为首席财务官、华为董事长的女儿孟晚舟女士,真正的对中国和华为公司搞起了“胁迫外交”。 不过,即使家庭成员被扣,公司被美国把刀架到了脖子上,华为也没有认怂。美国不许华为经营,英国给华为制造壁垒,华为就到可以经营的地方继续打拼,几年下来,华为遭遇了困难,但依旧没有倒,并且还在不断地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最近,在国家的斡旋之下,加拿大和美国终于放人了,孟晚舟回国了,虽然华为公司身上的枷锁依旧沉重,但是,沙特的红海新城储能项目华为的大力参与也告诉了全世界,美国封锁不可能锁住中国科技,中国人自力更生攻克的技术,不比美国的差! 新型火箭发动机,中国的火箭有了更强的“动力心脏” 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中国的民营企业可以有硬刚美国的底气,那么作为“国家队”的航天航空工程就更有底气突破自我了!和飞机一样,一枚火箭能否飞的高、飞的远、飞的快,核心指标之一就是发动机性能,常见的火箭发动机有两种,一种是固态火箭发动机,另一种是液态,相比以液态发动机为基础的火箭,使用固态发动机的火箭所需的发射准备时间更短,火箭上升加速能力也更为显著。 在此之前,200吨级的整体固态火箭发动机已经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强的火箭发动机梯队,中国这次直接把行业标杆迈进到500吨级,说明中国在航天领域上的决心与实力是空前的。研发更为强大的火箭发动机,很明显是为了制造更强的火箭。目前,中国在太空资源实际应用方面,首要的就是完善我们自己的大型空间站。为此,我国已经将不止一组航天员送上过太空,而根据“嫦娥探月”工程带回来的月球土壤表明,月球上是有丰富能源的,如果将来中国要实施载人登月,更强大的火箭就是重中之重! 从一个军迷的角度看,火箭发动机性能的突破,相关技术也可以带动军用装备的研发进度,俄罗斯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成功案例。航天君打一个通俗的比方:“中国有了先进的火箭发动机,就像是厨师手里有了面粉,那么面粉最终能够变成馒头还是面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量身定制。”掌握了核心科技技术,就是把命脉捏在了自己的手里! 回顾中国航天之路,我们曾经一穷二白,我们曾奢求参与外国的太空建设,但却因国力不足,被人白眼相待,拒之门外;新中国让中国人站了起来,就绝不能让中国人长期落后下去,靠不了别人那就靠自己!中国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参与航空航天的党员、群众,用一辈人吃几辈人苦的方式,去实现自力更生,终于趟出了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特色的航天路,新发动机的诞生表明,这条属于中国的道路正在新时代里继续书写、开拓着。 面对未来可能更为激烈的中美竞争,科技领域无疑是最激烈的“战场”!因此我们在科技领域必须要坚持独立自主,特别是在国防科工领域,必须要自主可控。面对中美科技的竞争,航天君坚信,中国科技人员将会创造更多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