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拉尼娜成定局,请提前准备御寒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

事出反常,必定有妖,国家气象局宣布今年拉尼拉现象形成的概率高于80%,向我们释放了一个信号:也就说今年冬季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比往年更加寒冷,事情真会是这样吗?

在南方的朋友可能知道,今年10月15号之前天气一直都很热,虽然早已立秋,但丝毫没有入秋的迹象,最高温度还能达到炎炎夏日时的30多度,甚至逼近40度。 参照往年,这已经算是很反常的现象,但最反常的还在后头,因为我在南方,所以对其深有感触,大概也就一个晚上的时间气温就直接降了10多度。 前后两天的温度丝毫没有任何衔接,头一天还需要穿半袖吹空调,第二天就得穿上自己窝藏了大半年的棉衣棉裤,很显然给人一种从夏天直接进入冬天的感觉,秋天在这一过程中完全被无视了。 这种现象,在地理学中有一个专业的术语叫做极端天气。 而引起极端天气的罪魁祸首,是一对“孪生兄妹”,一个叫厄尔尼诺,另一是拉尼娜现象。 在了解冬季可能出现的极寒天气之前,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非常重要,像台风,沙尘暴,洪涝,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和这两种反常的自然现象撇不开关系。 什么叫做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指东西太平洋地区海水异常变化的两种极端情况。 他们出现通常会伴随着太平洋西南部即秘鲁一带海水增温或降温的情况,而每年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几乎都会从这里首先出现,然后顺着赤道一路向西,最终抵达太平洋中西部地区,“兴风作妖”可持续一年甚至更长时间,而每次厄尔尼诺现象过后很有可能就是拉尼娜现象。 当然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就是局部地区出现温度上升的情况,不过,被厄尔尼诺主宰和没有被厄尔尼诺主宰的地方将会出现两极极端天气,当厄尔尼诺刚出现在东太平洋的时候,东太平洋温度上升,而西太平洋海水温度及附近陆地温度都会降低。

拉尼娜现象则和厄尔尼诺刚好相反,后者是专门升温而来的,前者则是专门降温而来的,一个像是太阳之子,另一个则是像冰封女神,他们带着不同的使命,目的就是嚯嚯周边人类,给不同地区的人类带来不同的刺激体验。 因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圣诞前后,所以他们分别享有圣子和圣妞的荣称,翻译成西班牙语,就叫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两种“洪荒之力”是如何产生的呢? 近几十年来,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频繁发生,不过奇怪的是,他们就喜欢出现在太平洋一带,别的地方不去,其他三大洋更是很少光顾。 关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科学家通过研究认识到,这两种极端现象和大气洋流活动有关。 按照正常情况,每年的1月份左右,在东太平洋和西太平洋分别会形成两个性质截然相反的气压中心,一个是复活节岛附近的低温高气压中心,另一个则是西太平洋澳大利亚北部海域的高温低气压中心,两大气压中心遥相呼应,形成气压差。 而气压差会导致信风流动,流动方向则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在正常情况下,信风会贴着海平面并带动海水从东太平洋复活节岛附近流向西太平洋地区(此时海洋表面被刮走的暖海水,会被从海底泛出来的冷海水补给,水温下降),然后又通过高空从西太平洋流回东太平洋,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叫walker环流。

然而这两个气压中心不是固定不变的,每隔数年,他们之间便会互相转换,而在反向转换过程中,这两大气压中心原来的气压就会经历减弱再到加强的过程,同时相伴而生的信风也会连带发生变化。 这时东西太平洋之间信风来回流动的闭合回路会像跷跷板一样上下颠簸,当信风从减弱到突然增强时,便可能会形成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会有什么影响? 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东太平洋(美国和秘鲁)一带气温降低,西太平洋海域气温反倒升高,形成低气压,按照气流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的规律。这时,西伯利亚蒙古高压会不断产生寒冷气流南下,并不断排挤来自于东南的湿润气流,我国北方和中原地区则会出现反常天气。 如春季容易形成沙尘暴,因为大量湿气被来自北方的气流阻挡,所以北方的天气会比往年更加干燥,据统计: 今春北方地区风沙天气频繁,3到4月一共出现了12次大范围扬沙和沙尘暴天气,5月份西北地区又出现了3次区域或局部地区沙尘暴天气。 其频率之高,范围之广,为近50年以来所罕见。 夏季北方则会比往年产生更多台风,北方位置偏北,再加上拉尼娜现象导致热带辐合带也偏北,台风天气多是在辐合带发展起来的,而此时西太平洋的水温偏高,登陆我国的台风就比正常年份要多且位置要比正常年份更加偏北。 像今年夏季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多地爆发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就和全球气候异常就有一定关系。 南方地区则有普遍高温的情况,因为拉尼娜现象带动热带辐合带往北位置偏移,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夏季温度都要比正常年份要高。 但冬季不一样,此时西伯利亚蒙古高压已经形成且占据优势,冷气流不断南下,同时大面积的暖气流和冷气流会在南方地区相撞,暖气流被排挤出界,导致南方气温突然降低,比如此前一个月南方突然降温一定程度上是拉尼娜现象在作妖,但由于其还没有彻底形成,所以威力并没有那么强大。 总体说来,拉尼娜在我国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冬寒夏热”及“北涝南旱(这个也得分季节)”。 与此同时,拉尼娜在我国还会出现范围性降温及大风天气,部分地区(主要是指东南地区)出现持续多雨低温和大雪天气。 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的持续时间非常接近,一般点会持续一到两年,而拉尼娜所产生的影响则是时强时弱,我们无法准确预料其作威的具体时间,很多时候只能提前做好准备。 总结 现在冬季已经来临,冬天气温本来就比其他季节的气温要低,再加上在拉尼娜buff的加持下,西伯利亚蒙古高压气流会比往年更加猖狂,而来自太平洋的湿暖气流则会不断往南方输送湿气且止步南方,这也是2008年南方冰灾产生的一大原因。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拉尼娜现象无疑是罕见的冷插曲,从以往数据来看,一般在拉尼娜年份,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气温会比往年偏低。 而根据国内外气象台预测,今年冬季产生的双峰拉尼娜现象可能会导致今年会比往年更加寒冷,国家方面前不久也强调了要确保今年东北冬季的供暖问题,以预防可能会产生的极寒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