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近20年的时间里,发展得尤为迅速,一方面离不开制造业的贡献,因为自我国改革开放后,制造业就在这口春风下,得到了野蛮生长的机会,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更是给到了制造业强劲发展的动力。也因此,祖国经济得以快速增长,与蓬勃的制造业紧密相关,但“花无百日红”,制造业也不例外,现如今走上了下坡路,缺乏工人的情况比较严重,且缺的不仅是普通车间工人,高级技术工人也非常紧缺。 中国一度繁荣的制造业,之所以出现如今的局面,是因为在过去的时间里,该行业对于“工匠精神”一直很推崇,这种精神代表着严谨的工作态度,坚定的目标感,及愿望一份事业无私奉献一生的品质。而祖国因为有这些人兢兢业业的努力,制造业才会发展得如此迅速、繁荣,所以有工匠精神是好事。但如今的技术工,为何越来越少了?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只喊“匠心”口号,却忽略了技术工的底薪。 在过去,很多技术工在自己的岗位上,日以继夜的付出,在汗水的浇灌中,使得中国的制造业结出了累累的果实。与此同时,人们却忽略了技术人员的薪水问题,没有给到他们与劳动力成正比的工资,使得他们在辛勤的奉献中,未能获得应有的待遇。要知道,一个技术成熟的工人的养成,通常需要花费5年的时间,甚至不止是5年。而如果要培养出一个具备工匠品质的技术人员,所需投入的时间,通常不低于10年。 试想,这些技术人员在相关岗位上投入大量心血,和宝贵的青春成本后,却没有得到合理的报酬,他们的生活质量都没有保障,还如何长久地在这个行业里,去坚持高品质的工作。没有良好的收入做工匠精神的沃土,那么,愿意走上技术道路的年轻人,自然会越来越少。对此,中国一位知名企业家曾表示,在过去,人们以进工厂为荣,如今年轻群体中的更多人,相较之下,他们甚至更愿意去送外卖、送快递。 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业因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高,可薪水却很低的问题,陷入“用工荒”当中,就连工资只要两三千的互联网企业,都比该行业更容易招到员工,至少互联网企业的工作要求没那么严苛,工资低,但也轻松很多。为此,制造业在没有良好福利和相应工资水平等因素下,逐渐从昔日的巅峰位置走向谷底。对比之下,德国就很重视技术人员的薪资待遇,不仅保障了匠人精神,也使得他们的制造业,总是散发着活力,一直处于全球领先位置。 再看看日本,该国的制造业也十分发达,而他们的匠人精神也是世界闻名的,不仅重视品质,还会为创造成绩的从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所以,对于制造业,工匠之心是必须的基础,但为什么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得不如日本和德国,就是中国的情况是,只喊这个口号,却没有给到技术人员良好的福利待遇。目前,中国包括那些拥有高级技能的从业人员,月薪也只是6000元-7000元,这样的待遇,很难保障他们的生活,自然会消减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我的位置:
为何技术工越来越少?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