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批“吃螃蟹”的纯电动车主说出了4个痛点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

一、动力性能PK:P7完胜宝马5系 小鹏P7动力:电机最大功率196kw,最大扭矩390N.m,百米加速6.7秒。 宝马525动力:发动机最大功率135kw,最大扭矩290N.m,百米加速8.6秒。 从动力参数上就可以清楚看到,纯电动汽车功率和扭矩都远超燃油车,这就是发动机、变速箱和电机、电控系统之间的差距。 燃油车依靠发动机来驱动,发动机燃烧转化为驱动力这中间需要一个过程,发动机转速高低、变速箱等影响着发动机功率大小以及扭矩力的变化,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升高,扭力增加,这中间有太多因素影响最终汽车动力。 而对于纯电动汽车,依靠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由电机提供驱动力,电机的主要优势在于在低速运行时它就能提供较大的扭矩,不需要变速箱,驱动力不仅及时也是持续性的动力输出。 从实际驾驶中来看,比如在绿灯亮的时候,小鹏P7踩下电门,瞬间动力就爆发出来,推背感随即而来,而宝马燃油车则有明显的缓冲感,油门踩下去似乎还需要缓一缓动力才慢悠悠上来。 纯电动汽车动力来得快,短时间能获得较大扭矩,在起步、急加速、超车等场景下,驾驶人员非常有信心,对于燃油车,同价位车型,如40多万的奥迪A6L、雷克萨斯ES、奔驰E200等等车型,其动力性能几乎大同小异,而20多万的纯电汽车直接碾压它们。 二、乘坐舒适性PK 论乘坐舒适性,需要从车辆底盘悬架、调教水平、车辆NVH性能等多方面来看,舒适性方面,纯电动汽车的主要有2点优势: 1、纯电动汽车摆脱了传统发动机,依靠电机驱动,自然也就没有燃油车发动机的抖动和噪音,坐在车内除了急加速时候略有“嗡嗡嗡”的电机声,除此之外显得非常静谧,可以尽情享受音乐的刺激,车内前后排聊天听得也清楚多了。 2、纯电动汽车不需要发动机,也就没有车头的进气格栅,其整个车身设计有利于降低风阻系数,像小鹏P7,其风阻系数在0.236,同级燃油车风阻系数普遍都再0.3左右,风阻系数小不仅节能省油,还有利于降低风噪,增加乘坐舒适性。 3、至于底盘悬架配置、NVH性能等主要因素还是和成本有较大关系,这一点,20万的车确实没办法和40万的相比较,如果纯电动汽车价位也达到40万,相信一定甩开同价位燃油车几条街。 三、外观、内饰、科技感、自动辅助驾驶、绿牌优势 外观、内饰、科技感这是纯电动汽车抢占市场的“看家本领”,纯电动汽车无需发动机,也就不需要进气栅格,整个车头呈现一体式“子弹头”,俨然是跑车风范,炫酷的车身流线贯穿车尾,显得非常霸气。 内饰方面,纯电动汽车仪表盘和中控大屏,普遍采用10-15英寸的大屏,全车无一实体按键,这无疑是最吸睛的配置,瞬间科技感爆棚,看惯了纯电动汽车,再看看燃油车内饰,瞬间感觉不爱了。 同样,更为吸人眼球的还有自动辅助驾驶,很多新能源车企都宣称辅助驾驶达到了L3级别,而达到L4级别就是真正意义的无人驾驶水平了,当然了,毕竟是辅助驾驶功能,仅限日常车道保持、保持安全车距、自动巡航等操作,路况复杂的情况下切勿偏信辅助驾驶。 纯电动汽车可以上绿牌,这是很多限号、限牌的一二线城市车主选择的主要原因,买车容易上牌难,纯电动汽车自然成了首选,不限号也方便日常出行,再也不用担心限号当天用车。 四、用车成本PK:纯电动汽车完胜燃油车 纯电动汽车充电省钱,日常保养省钱,假设用车10年行驶15万公里,我们粗略算一笔账: 纯电动汽车的总费用: 百公里耗电算15度,家用充电和公用充电平均算8毛一度电,这样15万公里总电费为1.8万元。日常保养几乎都是工时费,单次算200元,15万公里,保养15次花费3000元,两项费用合计2.1万元。 燃油车的总费用: 百公里油耗算8L,加95号汽油,8元/L,15万公里需要油费9.6万元,日常单次小保养和大保养平均算1000/次,15万公里保养花费1.5万,两项费用合计11.1万元。 对比后,纯电动汽车15万公里省了9万左右,当然了其他维修费、电池等问题这里暂不计算,因此纯电动汽车“省油钱”这一点毋庸置疑。 纯电动汽车的4个痛点 虽然纯电动汽车优势明显,但在以下4个方面纯电动汽车无法和燃油车相提并论。 1、续航“焦虑”:冬天怕冷夏天怕热更怕高速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因其特殊的化学属性,在低温或高温环境下,其蓄电和放电性能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样,当车速超过60千米/小时之后,尤其高速上车速超过100,耗电几乎是日常用车的2倍以上。 纯电动汽车续航标700公里,如果在冬天开空调用车,续航几乎要打6-8折,实际续航也就只能在550公里左右,甚至还达不到,因此“低温+高速+空调”这成了纯电动汽车的“劲敌”,因此如果冬天跑高速,一定要事先规划好行程。 2、充电慢、充电难这才是真正的软肋 纯电动汽车原本满电续航能达到五六百公里,这样的续航并不少了,很多燃油车一箱油也只能跑六七百公里,重点在于纯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太少,远不及加油站那样普及。 即使是使用快充也需要40多分钟以上才能充到80%电量,慢充则需要五六个小时以上,这相比燃油车3分钟加满一箱油来说,是普遍车主无法接受的问题。 3、操控性PK:燃油车胜出 至于操控性能,这有很多影响因素,像动力因素、底盘悬挂、变速箱、轮胎因素、风阻等方面都会影响到操控。 20万的纯电动汽车在底盘悬挂配置方面自然是软肋,毕竟中间成本相差20多万,20多万的车普遍采用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和后多连杆独立悬挂,而40多万的车型,前悬挂普遍采用双叉臂式独立悬挂+后多连杆独立悬挂,在避震、侧倾支撑等方面远不如40多万的车型。 从驾驶感受上来说,虽然两款车均配置运动模式,但不得不承认宝马5系在超车、弯道转向、制动等方面,一贯保持“稳”“轻”“准”,方向上也没有纯电车那种“负重感”,整体来说40万的5系给驾驶人员感到较为从容、自信。 4、保值率PK:燃油车完胜 纯电动汽车属于近几年新车,目前市面保有量都比较少,也没有一套完整客观的二手评估体系,加之动力电池寿命等因素的影响,其二手保值率相对都较低,甚至个别小品牌纯电动汽车,3年后打4折都没人愿意接手。 同样20万的纯电动汽车,同样用车3年,行驶5万公里,纯电动汽车转手估计打对折,最多7-10多万,而燃油车,至少还能卖到10-14万,这就是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