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高铁与动车有何差别?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

什么是动车?什么是动车组? 首先,要弄清楚动车,那就要弄清楚,动车和拖车的关系。其实,只要提到了拖车,那动车的概念也就清楚了。拖车,很好理解,就是被拖着走的,自身没有驱动力的车,常见的是以前的绿皮普通列车,根据乘客的多少,多挂一节车厢,这个多出来的车厢是没有动力的,就是拖车。 动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有动力驱动的,全称是动力车辆。列车要能在轨道上正常运行,就必须有动车为整列火车提供足够牵引力,但可以不挂没有动力的拖车。不仅高速列车中有动车,所有火车类型的交通工具、包括常速动车组、普速列车、地铁列车、轻轨列车、单轨列车和磁悬浮列车等都有动车。动车和动车组是不一样的,二者不等同。 动车组,又称“动车组列车”,可以简单地理解,对动车和拖车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就成了动车组列车。不同的组合方案,就组成了不同的动车组。最简单的动车组,是一节自带动力行驶的车厢。和谐号系列动车组:由多节动力车厢和拖车车厢组成;磁悬浮列车:只由多节动力车厢组成;部分时速160公里的复兴号绿巨人:由一节或两节位于列车端部的动车和中间多节非动力车厢组成。 我想这样解释,对动车组来说,应该是很清楚了。同时也就不难理解了,常见的编号“D”、“G”、“C”等,其实都可以叫做动车组列车。 什么是高铁?与普通铁路有什么区别? 首先,最基本的概念是,高铁指的是铁路,而绝对不是车。高铁,是高速铁路的简称,更加术语化的表达是,可供列车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系统。因为列车要高速运行,不只是轨道要匹配,其他的控制系统、信号通信系统等等,都要匹配起来,才可以高速地运行。所以,是不是高铁,重点要看铁路的设计等级。更简单点说,就是要看铁路设计的运行时速是多少。那多少的标准,才是高铁呢? 这个就有很多种定义,不同的时间点,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定义。公认的世界上第一条高铁是修建于1964年的日本东海道新干线,设计时速200公里,所以初期的高铁标准是设计时速200公里的铁路系统,但是随着铁路技术的发展,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 目前在我国的分类标准,高铁:设计时速250-380公里;快速铁路:设计时速160-250公里;普速铁路:设计时速80-160公里。 从设计上来看,目前在中国,设计时速超250公里的铁路,采用的是无咋轨道,通俗地说,就是在铁轨边上没有碎石,看一下有没有碎石就知道是否属于高铁,反之,如果有碎石,那就是普铁铁路或快速铁路。是不是很好区分啊? 高铁与动车的区别 理解了动车、动车组和高铁的概念之后,动车和高铁的差别就很好理解了。动车、动车组说的是车的概念,而高铁是路的概念,动车组列车是在高铁上运行的车。就相当于公路和汽车的区别,公路有不同的等级、在公路上开的车也有不同的类型。 所以说,我们常说的坐动车,没有毛病,但是要说坐高铁,那就不对了。 当然了,人们习惯性地说坐高铁,虽然不对,但也没有什么不妥,沟通的重点是互相理解对方的意思,只要大家彼此知道在说什么,大家都能接受,这样说也可以。或者,对坐高铁进行一次重新的定义,我觉得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