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1月初消费者信心大幅下滑。11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从10月的71.7降至66.8,创10年新低。消费者预计未来一年通货膨胀将升至4.9%,创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 随着美国高通胀的持续,居民购买力将会下降,消费压力将逐步增加。美国10月CPI高达6.2%,为30年来高位,说明美国的消费与通胀之间的冲突加强,而货币超发导致财富分配更不公允,1%变得更加富有,预计后期两极分化所带来的消费递减问题将令美国经济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一、美联储与华尔街的如意算盘 美联储与欧日央行货币超发之后,美联储非常清楚通胀将会大幅上行,去年8月美联储开始调整货币政策目标,将通胀与失业率的双目标改为单一的完全就业,之后美联储的官员们就不断鼓吹通胀将会上行,并将通胀目标不断放宽,从2%一直放宽至3.5%。 美联储此举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鼓励温和通胀与刺激消费,拉动美国经济增长;二是在更长的周期内容忍通胀上行,以延长QE时长,为经济充分复苏创造条件;三是配合华尔街的国际金融战略,在全球制造输入型高通胀,转嫁危机。 美联储与华尔街的如意算盘是:由于美元拥有国际大宗商品垄断定价权以及进口商品定价权,因此美国的通胀将处在全球通胀链条传导的末端,在美联储推出超级QE之后,发展中大国首先将承受输入型通胀压力,当发展中大国的高通胀难以抑制之时,美国尚处于温和通胀周期,这时华尔街会继续将全球性通胀引向极致,当美国也开始向高通胀挺进时,美联储再伺机收紧货币政策,这不仅有利于美国经济调整,还有利于华尔街全球的剪羊毛运动。 二、懒人潮击碎了美联储的美梦 原本美联储的QE计划想做成次贷危机QE的加强版,这样华尔街既可以打击发展中大国的金融市场,还可以进一步强化美国的霸权地位。但人算不如天算,美联储与华尔街的一厢情愿不仅遭遇到了“懒人潮”,还撞到了“中国长城”。 疯狂的纾困计划导致一大批美国人“躺平”在失业救济金上,不愿意参与就业,导致美国出现了“用工荒”,而用工荒又造成了美国供应链与运输链的高度紧张以及工资上涨,导致美国物价加速上行。所以美国用超级纾困计划养成了“懒人潮”,这给了美国通胀一个意外的“惊喜”,再加上流动性超标与疫情需求,美国的内部通胀揭竿而起,比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还要严重。 三、华尔街与“中国长城” 美联储的超级QE也确实导致一些发展中大国出现了输入型高通胀,如巴西、俄罗斯、印度、墨西哥等,其中巴西与俄罗斯都被迫采用激进的加息方式来控制高通胀。 但是中国在新冠危机中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因此仅出现了结构性通胀问题,受国际大宗商品飙升的影响,PPI持续走高,但是在我国强力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管理之下,大宗商品前期普遍经历了暴跌过程,预计11月PPI会显著回落。 虽然年底我国的CPI容易处于上行周期,但国内通胀整体可控,因此华尔街无法在我国再次制造次贷危机时期的恶性通胀场景,向我国转嫁危机的目的也自然受阻。 四、华尔街的焦虑 美国利用疯狂QE超规模进口,巨量进口会造成全球资源需求大增,发展中大国的制造业会扩产,这样资源国与制造业大国的产能会飙升,华尔街借此做多世界经济。 一旦美联储开始收紧货币政策,资源大国与制造业大国产能的严重过剩就是灾难,随着流动性降低,外围需求快速下降,经济加速下滑,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将会遭受重击,若引爆经济危机,则企业与银行将会大规模破产,这时华尔街就会随意廉价掠取各国的优质资产。 问题是中国的宏观调控与金融风控在很大程度上令我国绕过了上述风险,因此华尔街遇到了“中国长城”。 所以懒人潮加剧了美国内部通胀走高,而我国的宏观调控又令美国的危机转嫁遭遇“中国长城”,结果美联储与华尔街把自己卡在了岩缝中,进退两难,还倒逼美股有上无下,因此美国当前对中国表现得很焦躁。
我的位置:
美联储与华尔街卡在了岩缝中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