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本限制 任何事都不能抛开成本讲产品,去年的一系列“碰撞测试”中这就是最好的洗地观点。在车机还没达到诺基亚手机质量可靠性的时候,你说它是凑合用真的没毛病。 2.技术瓶颈限制 我也是个半桶水,但也知道现在高通的手机处理器已经出到5nm工艺的骁龙888,车机呢?汽车电子产品基本刚刚迈入32位时代,大部分电控单元还是16位处理器为主。什么22nm、14nm工艺这些高新技术和汽车行业目前还没什么关系。而且大尺寸触摸屏目前还没几家能搞出来低价又可靠的产品,车规级多点触摸控制芯片也只有两三家有实力。供应商垄断,就说明成本不低,好用的成本高,那车企就选择低成本不那么好用的。 3.设计开发限制 手机一年甚至半年一换代大家习以为常,快速的迭代周期使得手机的工艺和使用体验不断提升。但这个时间放在汽车上,估计功能试验+可靠性试验+装车试验的时间还不够,还不算改进的时间。谁和你说一辆车测试半年就对外销售的,直接喷垃圾没错。整车开发两年起步,一点不能打折扣。 4.保修限制 前装:汽车出厂时就带有的原厂零件,属于整车三年或十万公里保修范围内,如果引起安全事故厂商和保险公司都会赔付。 后装:汽车出厂后4S或用户自己装的零件,第三方导航、行车记录仪等等;原厂不保修、由这些零件引起的事故,不赔付。 教授最近经常跑4S店,为啥说一些经济型产品品卖的好的都是低配,出厂没倒车影像大屏幕?4S店可以送你啊,反正一样用, 但这屏幕哪天不亮了,那可找不到厂家头上。 车机大屏这个东西要说它直接影响到动力系统那倒不至于,但这要是出问题其恶心程度不亚于直接坏车,观感是最直观的体验。肉眼可见的卡顿肯定有影响,更不要说什么黑屏死机。受限于成本和技术的双重限制,车载系统这个东西不能说鸡肋,但不少车企也不会像外观悬架动力那样投入更多的关注,于是我们也能看见不少“这个屏幕的意义就是让你去买手机支架”。而得到广泛好评的Carplay,其本质更像是一种投屏软件,只需要车载屏幕做个载体即可,内容生态都在手机里。 但也出现了特斯拉Model 3这样的激进选手,连仪表盘都给你省掉,车辆状态的监控都靠中央大屏实现,其背后的设计底蕴深厚,还有一些国内新势力引入的英伟达芯片架构,这些都能有优秀的表现。但话说回来:钱给够,都不是事。
我的位置:
车载大屏为何还这么难用?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