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有一个词特别火——低欲望。无论是刷视频,还是读文章,它都无处不在,如影随形。尤其是年轻人,更是身体力行地诠释着这个词的含义,消费低欲望,工作低欲望,甚至减肥和吃饭也低欲望。仿佛“低欲望”这三个字已经如同一张大网,将所有的中国青年捕捉其下。
不过相比于日本,公认的全民“低欲望”,中国的年轻人还是小巫见大巫,实属后来之辈。现在整个日本社会,都充斥着一股“低欲望”之风,大家不婚、不生、不买房,都默默奉行着佛系与随缘。那么是什么让日本社会变成了如今的样子,这种“低欲望”的社会环境对日本的未来发展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经济压力 人类的欲望多种多样,但实现的途径大多脱不了一个“钱”字。结婚就意味着彩礼酒席,生育子女离不开教育和生活费,买房子最需要的就是钱……只要活在这个世界,就离不开钱。 也许有人会说,作为亚洲最早的发达国家,日本的经济早已不可一世,光人均GDP这一项就是中国的3倍有余,它们怎么可能缺钱呢。 大家不要忘了,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点——物价。在中国四五线城市可以买一个小房子的钱,也许在北上广深这种大城市连个厕所都付不起。同样,经济发展比中国高出很多的日本,物价也让人咋舌。八九月份在日本买一个正常大小的西瓜需要需要100到1000元人民币不等,在中国差不多可以买数十个同样大小的;日本一斤猪肉平常都要50多元,中国猪肉涨得最疯狂的时候也就40元左右…… 思想变革 “日本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日本已陷入‘低欲望社会!’”这是日本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在其所著书籍《低欲望社会》所写,也是日本社会最真实的写照。 现在的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于“梦想”“奋斗”这一类词都十分抵触,相反“得过且过”“顺其自然”却成了主流。其实这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点,贫富差距过大有关。这不仅体现在日常的经济消费中,更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父母的贫穷富贵决定了孩子入学门槛的高低,学校的教育水平又影响了孩子的成才之路。 富人的子女拥有最好的一切,步入社会之后也更容易成为“人上人”。而普通平民的孩子努力学习奋斗十几年,“考公务员”却成了最好的选择。 如果换做是消息舆论传播较慢的上个世纪,大家都各自生活在自己的圈层,很少会产生攀比心理,而如今网络自媒体的迅速普及,让大众更清晰地看到自己与富人的差距,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自怨自怜”的想法。尤其是年轻一代,从小就受这种思想的渲染,知道梦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也明白欲望再多也逃不开身份地位的束缚。既然如此,还不如无欲无求地过一辈子。不结婚不生子,不连累下一代。 除此之外,西方思想的传播和介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传统的东方人都奉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信条,尤其是日本,对于家族,血缘的观念看得更重。 而如今的年轻人自幼受到的教育就是“平等”,男女平等,不婚已婚同样平等。女人不会仅限于小小的厨房和家庭,开始谋划自己的事业和人生,越来越多的女强人女精英成为人们模仿崇拜的对象。 社会影响 然而,国家需要发展,社会需要进步,这种低欲低奢固然会让人们减轻压力,解放身心,但其产生的弊端也让日本无力承受。 首当其冲的就是人口老龄化问题。众所周知,日本是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65岁以上的人口有3617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8.7%,70岁的人群也在去年突破了25%的大关。毫不夸张地说,走在日本的大街上,放眼望去,有一半都是老年人。 这样严重的老龄化已经致使企业缺工严重,部分企业已经将退休年龄放宽到70岁,更有甚者,不超过80岁都可以正常工作。 如果今天的年轻人沉迷于低欲望无法自拔,不结婚不生孩子不买房,那么人口结构将会彻底失衡,老龄化的现象也会急剧加快。可能真的会如外界对日本的评价那样:不出百年,日本必亡于己手。 除此之外,还有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现今人类社会之所以如此的繁荣发达,是因为资本主义萌芽后,私有化和自由度达到巅峰,人们为了可以过上更加优渥自在的生活,调动了自己全部的创造力。 所以才会产生改变人们生产生活的工业革命,将我们由原来的落后不前一步步地带入蒸汽时代,电力时代,和如今的科技时代。 这些都离不开人类欲望的驱使,如果不是科学家的求知欲,资本家的财富欲,和普通民众的奋斗创造欲,我们可能还处于无知的时代,不会拥有今天这样美好便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