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108亿光年处,科学家发现“宇宙战争”遗迹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

在我们的认知中宇宙是静止不动的,夜幕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闪耀的星星就是最好的证明。但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因为“静止”只是人类短暂的认知,在足够长的时间尺度上,宇宙中所有东西都在不停的运动,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保持绝对意义上的静止。星系间的史诗碰撞运动”给宇宙带来的不仅仅是秩序和活力,同时也带来了人类难以想象的惊天碰撞。

在距离地球254万光年处有一个名为“仙女座”的大星系,这个星系中至少有10000亿颗恒星,远远大于银河系的3000亿颗。根据模拟计算,这个体量惊人的“大家伙”将会在40多亿年后和我们所在的银河系迎头相撞,你敢相信?上世纪初,天文学家们意外的发现通过计算“造父变星”光度的周期性变化,就能够得出它到地球的距离,因此这种恒星成了人类在宇宙中的天然“量天尺”。1923年,天文学家爱德文·哈勃在宇宙中观测一颗造父变星时,发现它到地球的距离竟然比银河系直径还要大,这个发现打破了人们一直以来的固有认知——银河系等于宇宙。1929年,哈勃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著名的“哈勃定律”,从而证实宇宙并不是绝对静止的状态,而是在不停的膨胀。“哈勃定律”告诉我们所有星系都在离我们而去,但距离银河系最近的仙女座星系却是个例外,因为它不仅没有离我们而去,反而以110千米/秒高速向我们靠近。

在一维空间中,两个东西相撞的概率极高,而将空间拓展到三维,相撞的概率就会直线下降。仙女座星系距离银河系250多万年,在如此遥远的距离尺度下,任何细微的改变都会让结果千差万别,因此即便已经发现仙女座星系正在向银河系靠近,大部分科学家仍不相信二者会相撞,只有少部分科学家感觉到了异样。2002~2010年间,天文学家罗伊兰德·范德·马雷尔(Roeland van der Marel)和桑姆·托尼·孙(Sangmo Tony Sohn)等人在哈勃望远镜的帮助下仔细计算研究了相关数据,最终证明二者相撞的概率为100%。2015年5月,他们的研究成果被刊载在了著名科学期刊《自然》,并用动画模拟了45亿年后壮丽的一幕。届时站在地球上,并且将二者相撞的速度加快几十万倍,我们将能够看到夜空中的繁星快速变多、变大,这是仙女座星系正在和银河系相撞。20亿年后,二者将完全融合成一个更大的巨型椭圆星系,而这个巨型椭圆星系的名称为——“ Mikodeda”。其实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之间用“相撞”来描述,远不如用“融合”描述来的贴切,因为它们的相撞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融合。不过,也并非所有星系之间的相撞都这么“柔和”,比如说去年人类首次发现的“星际战争”遗迹。2020年5月25日,一个澳大利亚的科研团队在《自然-天文学》发表了一项研究,称在108亿光年外发现了“星际战争”留下的遗迹。别会错意,这里的“星际战争”指的是远比人类战争更庞大的宇宙级事件——星系相撞。这次发现的星系相撞着实有些惨烈,因为其中一个编号为“R5519”的星系中间被撞出了一个直径1.7万光年的打洞,直接从圆盘星系变成了圆环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