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中国芯片去美国化的速度,大大超出美国人预料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

近日,哈佛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史兆威又口出狂言,他称中国自主发展芯片产业是天方夜谭、是“完全不切实际的”。此前,史兆威还扬言中国要十几年才能造出光刻机,一副盛气凌人的嘴脸。 在我看来,史兆威高兴地太早了,中国确实在制造光刻机上困难重重,但中国在芯片架构上的突破狠狠地打了他的脸。 近段时间,中国连续取得芯片突破,可谓振奋人心。上个月,中科院发布了开源高性能处RISC-V处理器“香山”,它完全是我国自主研发,被也业界认为可以与英特尔、ARM的部分高端产品相抗衡。其实,早在香山之前,阿里平头哥在2019年就发布了基于RISC-V的处理器IP核玄铁910,它实现了免费开源,已被应用与5G、人工智能以及自动驾驶等领域。 反观传统巨头英特尔和ARM,他们长期轻视开源、开放,甚至诋毁RISC-V是“业余玩家”。当然,这也给了RISC-V成长时间和空间。幸运的是,中国企业一直是推动RISC-V发展的中坚力量,多达130余家中国公司和组织参与其中。 如今,RISC-V被广泛认为是与ARM和x86并肩的三大芯片架构。看到中国掌握着RISC-V的绝对话语权,有外媒断言:“RISC-V将为中国提供长期的自由!” 其实,史兆威代表了西方对待中国的刻板思维,他们觉得切断光刻机供应就能扼杀中国芯片。殊不知,中国企业在芯片架构上已然占据了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