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山西为什么是公认的面食之乡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

直到如今,还有许多陕西老乡犯着嘀咕:论名气,陕西的肉夹馍、油泼面、臊子面、裤带面等,哪一样不比山西面条名气大,怎么这“面食之乡”的名号,就落在了人家身上? 其实这种“不满”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放眼全国,陕西面食的传播确实更为广泛一些。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其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油辣子、醋等都是常规调料,重油、重盐、重辣的口味更易刺激味蕾,从而被人接受。 就说这面条,例如油泼面、干拌面、蘸水面等,从名字上就不难看出,陕西面条更侧重于“调味”。 因为关中地区的气候,更适宜蔬菜生长,像黄花、豇豆、雪里红等菜码,都可以拿来做臊子,所以这陕西面条中的“浇头”,才是真正的主角。 而反观山西,面条的种类虽多,但具有代表性的却很少,就算是在本省问“哪个面条好吃”,不同地区的人也会有截然不同的答复。 此地内陆多山少川,不仅小麦的产量低,菜品的种类也相对较少,所以就在面条上下了功夫,例如蘸尖、刀削、揪片、剔尖、饸烙等名称,都是形容面条的做法,花样之多,吃一个月都不带重样的。 总而言之就是——陕西面更重“臊子”,而山西面更注重于“面本身”。 并且山西的面食可不光是“白面”,还包括小米面、荞麦面、莜麦面、玉米面、高粱米面等熟十种,所衍生出的面条种类之多,堪称杂粮之乡。 甚至在早年间,各家各户还以媳妇会做多种面食而感到光荣,即便是在如今,大部分的家庭主妇,也都有自己拿手的面食做法。 这种对面食的专一,也是其它省份所不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