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各种夜宵美食深受很多人的喜爱。在这个“烧烤加啤酒”的季节,约上几个好友小聚一下,既能一解身心疲劳又能一饱口福。 在拥有众多美食的烧烤摊上,哪个是你的心中所选呢?是肉质鲜美的肉串?辣到冒汗的小龙虾?还是脆爽可口的凉菜呢? 对于沿海和南方地区的人们来说,有一种小菜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炒螺丝”,我国近海可食用的螺类有60多种。 个头大小不一,螺壳的样子也不尽相同,但螺肉都十分鲜美。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螺千万不能吃,有可能成为“致命杀手”。它就是,织纹螺。 什么是织纹螺? 织纹螺也被称为海丝螺、白螺,大多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近海礁石附近。 与普通的螺相比,织纹螺的壳比较小,整体长1厘米左右、宽0.5厘米左右,跟指甲盖差不多,颜色多为黑褐色。 常见的织纹螺有光织纹螺、正织纹螺、方格织纹螺等10多种,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织纹螺的毒性有多大? 事实上,织纹螺本身并不会产生毒素,但它是食腐动物,在海洋中生活的织纹螺会摄入有毒的贝类、鱼、虾、藻类等食物,并将毒素累积在自己的体内。 织纹螺螺肉中的毒素主要是麻痹性贝毒和河豚毒素。同时,水体的污染、频发的“赤潮”也会导致织纹螺体内的毒性进一步增加。 织纹螺的螺肉内积聚的毒素量很大,所以只要吃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就有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轻者也会引起头晕、口吐、手指麻木等症状的发生。 所以,在2012年7月20日,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禁止销售和食用织纹螺,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虽然已经明令禁止,不过还是有人禁不住美味的诱惑,私自捕捞织纹螺食用,每年的夏季,都会由于食用织纹螺导致食物中毒,甚至致死的事件发生。 综上所述,织纹螺有很强的毒性,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分,避免误食。
我的位置:
这种螺千万别吃 一颗就可能致命!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