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的风光摄影作品一定是在三脚架上完成,这点毋庸置疑。但三脚架的使用真是百利无一害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三脚架的使用有时会极大限制我们的构图方式和思维扩展。
往往一些出其不意的视角都被你眼前这个条件反射枷锁锁死,而当你放开束缚取下相机,相信视觉审美会打开另一个世界。
现在甚至很多人离开了三脚架就不会拍照或是不肯拍摄。我们知道三脚架的使用是为了最大化得到一种稳定效果,或是为了后期曝光合并时利用相同机位不变的优势而有效的对齐图层。
这应该是99%情况条件下使用三脚架的作用,虽然只剩1%的例外情况,但随着现代风光摄影发展这百分之一的概率却是越来越大。这就是我要讲的户外风光摄影。
当我们在需要探索发现的户外风光摄影里经常涉及长距离徒步穿越,高海拔露营作业,以及专业攀登等。这些情况下我们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负重,只有相对安全轻松的负重才能保证进展顺利,这是大前提。
三脚架的角色此刻就略显尴尬,带或不带困扰了很多有心无力的摄影师。还有一些不曾涉及过夜露营的单日徒步拍摄,我建议能不带就别带了。
大部分白天光线条件下现代数码相机足以保证在安全的快门速度内完成拍摄,在我刚刚完成的新西兰北岛探索,其中有一天需要单日徒步19公里拍摄一个地热火山湖,和我同行的摄影师再三犹豫是否携带三脚架,在我和他分析了我们需要拍摄的情况和三脚架此行的必要性后他果断选择了轻装。
这里所谓的分析其实也是大部分状况:因为在重装徒步时不可能随时停下取出三脚架拍摄,至于原因只有亲身经历过才懂。如果不涉及日出日落,大部分白天的探索都可手持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