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在官渡之战前最强大的诸侯是谁呢?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是四世三公的袁绍。没错,袁氏家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因此也让袁绍以最快的速度起家。在那个拼家族的时代,袁绍前期聚拢了大量的人才,包括谋士郭嘉、猛将张郃之前都是跟着袁绍的。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跟您说说这位强大的诸侯袁绍,最后是怎么走向灭亡的。
汉末群雄割据,袁绍凭借自己的贵族身份,很快拉起了一支强硬的队伍,不论文臣还是武将,袁绍手下的人才并不比其他家的差,尤其是他的发小以及主要的竞争对手曹操。《三国演义》中对袁绍的评价是“好谋无断,犹豫不决”,就因为这一点,袁绍虽然手握重兵,拥有顶尖的谋士与武将,但最后却是一败涂地。
袁绍出身名门,祖上几代都是高官,并且人脉广、家底厚,手下更是兵多将广。但是袁绍却属于把一手好牌打烂的典型代表人物,例如官渡之战时,袁绍的兵力远胜于曹操,十多万大军对阵曹操三万大军,最后却还是败给了曹操,这也一举奠定了曹操一统北方的基业。
在献帝流亡之际,袁绍手下的谋士沮授和郭图,都曾建议袁绍控制住汉献帝,然而袁绍却觉得汉献帝已经是一张废牌,得之无用,并且皇帝一来,自己的霸主之位说不定也会被威胁,所以并没有听沮授和郭图的建议。而此时的曹操却很机智,找到汉献帝,并将这位傀儡皇帝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新玩法也是十分带劲,导致袁绍多少有些欲哭无泪。
而且,袁绍早期灭张燕、剿公孙瓒,并不是他的牌打的多好,而是当时他的对手张燕和公孙瓒,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更为差劲,既然对手都准备好要失败了,那么袁绍自然是怎么打都能打赢。后来等遇到曹操的时候,袁绍的真实水平便暴露无疑了。姑且不提二人的谋略,单从官渡之战来看,袁绍刚愎自用的本性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曹操曾评价袁绍说:“我知道袁绍的为人,志大而智能薄,颜色严厉而胆量很小,好猜忌,嫉妒贤能,而缺少威力,兵虽多而不能清楚分划组织指挥;其部将骄矜,而政令不能统一;土地虽广大,粮食虽丰富,正好作为送我们的礼物!”
当时袁绍手下的谋士们对形式看的还是很清晰的,田丰建议屯兵不动,以逸待劳;沮授看出曹军粮草周转有问题,也建议打持久战;许攸建议奇袭许都。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几条计谋个个都是好计,但袁绍表示统统不纳,并放言“过河活捉曹阿瞒”!而且,因为各种客观因素,田丰被下狱,沮授被削兵权,许攸弃他而去转投曹操,直接给曹操献出了火烧乌巢的大计。由此可见,袁绍的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
猛将张郃曾在袁绍手下,但袁绍却用不好。当时袁绍将最重要的乌巢,交给嗜酒如命的淳于琼把守,淳于琼武艺一般,而且玩忽职守,导致乌巢被曹操夜袭,断了袁绍大军的粮草,如果当时换成张郃把守乌巢,估计曹操成功的几率也会大大下降。
还有刘备夺徐州的时候,曹操派大军攻击刘备,刘备派孙乾向袁绍求助,许攸向袁绍建议,赶快出兵,配合刘备前后夹击曹操,曹操必败。但袁绍因为小儿子生病,心情不好,并没采纳许攸的建议,还命人把许攸暴揍一顿,这已经是昏庸到没道理的地步了。
而且袁绍作为领导,本身却没主见,管理制度也有问题,导致团队内部谋士和谋士之间也并不团结,出谋献策演变成了职场斗争,最后使智者离心离德,人才流失严重。这和曹操团队的风气完全相反,曹操团队的谋士们往往意见也不一样,但从不会互相斗争,而是头脑风暴,互相学习。
综上所述,袁绍虽然兵多将广,但他缺少谋略,并且不会用人,统兵作战能力更加不行,徒有百万雄兵,实乃乌合之众,而且官渡之战败了后,袁绍一病不起,不能东山再。反观曹操,曾被马超杀的割须弃袍,赤壁之战败的多惨,也能很快重振信心,继续投入争霸中。可以说曹操是三国少有的大智之人,不但胸有谋略,而且用兵如神,识人用人更是一绝。
小编结语:
战场其实也和打牌差不多,有一副好牌虽然很重要,但是好牌在手还得会玩,就算你不会玩也得多少要听取别人的建议。显然,袁绍就属于自己不会玩还嫌别人多嘴的玩家,等到别人给出妙计,他还会表示怀疑。所以袁绍这么玩,想不败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