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无有法,名为菩萨。
2. 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3. 如筏喻者,法尚舍,何况非法。
4. 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5.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6. 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03:12
7. 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诸相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8. 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9.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10. 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11. 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12.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13. 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14. 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15. 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16.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17.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8.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19. 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20.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21. 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22. 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
23. 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4.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25. 所作福德,不应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