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户口与国籍的区别与联系

发布人:管理员

在生活实践中,经常有人问到笔者是不是没有上户口就不算是中国人,是否就是属于没有国籍,算作无国籍人员,实际上并不是的,户口和国籍本身并没有直接关系,是属于两个独立的体系范围的。在我国国籍的取得是依据《国籍法》,而户口的取得是依据户籍管理的相关规定,申报糊口登记之后取得的。其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017-01-27_040937.jpg

一、什么是国籍

国籍是一种身份资格,是自然人依据国籍法取得该人在法律上被承认为某国公民的一种身份,拥有某国国籍即可依据该国法律享受对应权利,并履行相关义务。

二、什么是户口

户口是指依据法定程序登记为国内某地的住户人口,是公民信息的法律存在形式,是辖区住户信息的法律文件,是管理国内人口的一种人口管理制度,登记户口后可依据当地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享受一定福利,同时履行特定义务。

三、国籍与户籍的区别

国籍代表着的是公民权利,是享受国家赋予的权利一种身份权,同时依据拥有的国籍对国际履行一定的义务,基于国籍权利的主要权利特特是享受国家对于自身区别于外国人或无国籍人员的特殊保护,如领事保护,所对应承担的义务则特征是只有本国公民可以履行的如兵役义务等。

户口则代表着一种在地的居住和福利权利,本质上是一种人口管理制度,户籍系统的全称就是常住人口管理系统,在这个管理系统里面实际上还是有很多外国人或者是无国籍人员的,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将外国人或者是无国籍人员归为户籍人口范围的。

四、国籍与户籍的联系

在我国可以将国籍看作是户籍的一个前提,户籍的存在则基于国籍的取得。也就是说有户籍就意味着有国籍(国籍丧失但户籍保留等非法状态除外),但是有国籍的人员并不一定都是有户籍的,比较常见的有新生人口、注销户口的华侨(长期定居国外的中国人)、正在服刑的罪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