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报告
目录
一、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发行与清算
1、发行类型统计
2、发行地区统计
3、清算数量统计
二、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整体业绩
1. 2017年各主要市场回顾
2.八大策略区间收益
3.八大策略2017年收益
4.最近一年回撤与夏普比率统计
三、私募观点
一、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发行与清算
本研究报告所指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包括了信托、自主发行、公募专户、券商资管、期货专户、有限合伙、海外基金等类型或渠道的私募基金产品,同时我们根据投资策略情况将所有产品分为股票策略、相对价值策略、管理期货策略、事件驱动策略、宏观策略、固定收益、组合基金和复合策略等八大策略。如无特别说明,以下内容主要以八大策略划分情况进行阐述。
2017年私募总规模能突破11万亿,背后贡献主要力量的是股权、创投私募。到2017年的年底,管理基金规模7.09万亿元,比2016年底增长2.4万亿,涨幅51.21%。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年12月底,我国历史上共发行过115723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突破11万只产品。其中29575只产品已经清算,目前运行中产品为86148只产品。其中,2017年12月共发行 2261只产品,清算202只产品,存量贡献占比 2.4%。股权、创投私募规模已经占到私募总规模的64%左右。股权创投私募爆发式增长,主要得益于这几年国家鼓励股权投资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创新创业发展新经济,IPO常态化,企业上市渠道畅通。同时,二级市场震荡,高净值客户纷纷涌现一级市场。
证券私募2017年规模反而缩水了4803亿元,跌幅17%,目前规模为2.29万亿元。实际上,2017年证券私募内部“二八分化”比较厉害,好的私募产品被秒杀,规模涨至500、600亿,而一些小私募的产品则卖不出去,生存出现困难,行业加速洗牌。
2017年为私募监管的规范时代,一系列政策文件如《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私募行业监管的顶层设计文件-《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逐步落地,此外各地证监局对328家私募机构开展专项检查,83家私募被财务行政监管措施,私募自律监管体系得到不断的完善。从2017年开始,私募产品的发行也呈现稳步态势,3月份为私募新年新布局,产品发行数量创下开年来的新高,此后,私募发行数量呈现稳健增长的态势。
1、发行数量统计
图1-1:近12月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发行数量(单位:只)
2017年私募产品发行数量大幅缩减。2017年私募监管持续加强,随着北上广深各地相继被停止私募机构的工商注册、私募牌照和产品备案门槛提高、私募产品销售端流程合规化和私募运营专项抽查等一系列措施落地,私募机构从成立到发行产品到后续运营的门槛和难度都大大提升,2015年和2016年私募机构野蛮生长的状况得以遏制,产品的发行数量也随之下降,2017年的私募产品发行量为24242只,相比2016年,数量约缩减了三分之一。从各月份来看,2017年各月份产品的发行数量较为平稳,随着监管的继续深化,私募行业将越来越呈现优胜劣汰的生态环境。
2、发行类型统计
自主发行为主流发行方式。从产品类型来看,2017年中,自主发行的数量最高,占比为51.89%,与以往通过券商、公募或信托等通道发行相比,自主发行可以省去高通道费用,不受通道机构投资约束并且简化了发行程序,该模式也将会成为未来私募的主流产品发行方式。其次是公募专户,占比22.49%,主要因为公募专户依托于其资源优势、避税功能等便利性条件,一直深受机构客户的青睐,仅次于公募专户的是信托和券商资管,分别占比9.62%和9.43%,信托和券商资管拥有大类的优质客户资源,在私募产品发行中也一直占据着一定的地位。
图1-2:2017年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发行类型分布
3、发行地区统计
北上深领衔私募发行,杭州位居第四。从发行地区来看,北上深依旧是私募发行重镇,上海发行占比最高,占比为34.51%,其次为深圳和北京,占比分别为 17.32%、12.97%。依托于江浙政府对于私募的政策扶持与毗邻私募云集的金融中心上海的地理优势,江浙地区依旧延续良好的发展势头,杭州发行数量再次进入第四,发行占比为6.33%,武汉超越广州,排名第五,2017年发行占比为5.03%,其它地区发行的比例为13.73%,说明有更多地区的私募开始打破地域限制,正悄然地崛起。
图1-3:2017年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发行地区分布
到2017年底,百亿及以上的私募管理人数量有187家,创历史新高,比2016年底增长了54家,涨幅40.6%。
图1-4:2017年大中型私募数量变化
另外,规模在50-100亿元的238家,20-50亿元的599家,10-20亿元的734家,5-10亿元的1025家,1-5亿元的3920家,0.5-1亿元的2135家。
协会表示,截至2017年12月底,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管理规模的共19049家,平均管理基金规模5.83亿元。
图1-5:2017年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规模分布情况(家)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财富不断积累,随着房地产等各项投资属性的下降、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资产管理咨询服务经验的累积,我国高净值人群投资方向正在逐步发生变化,投资需求愈发强烈,私募基金成为新宠。
4.清算数量统计
2017年清算产品数量缩减。由于2016年上半年大量的私募产品成立,下半年开始,由于监管趋严,私募产品成立数量放缓,因此不少一年期的产品于2017年到期清算,并且主要集中于上半年时期。但由于2016年有熔断和清壳两大因素的触发2017年产品清算数量相比2016年有所下降,清算数量为5654只。
二、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整体业绩
1. 2017年各主要市场回顾
2017年是价值投资的元年,以贵州茅台和中国平安为代表的“价值投资”持续单边上涨,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无数投资者惊叹。而另外一边,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创指数却掉头向下,创业板指数一度跌破2015年股灾以来的新低,一度跌至1641点,市场可谓冰火两重天。
从全年的投资热点时序图来看,2017年一季度市场大炒国企混改,二季度的雄安题材横空出世,再到后来三季度以方大炭素为代表的涨价周期概念,有色煤炭钢铁以及稀缺类小金属等表现耀眼。再到四季度的芯片、5G等。市场的缺钱效应明显,全年的资金炒作方向一直在变化。
截至12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2017年上证指数涨幅6.56%,深圳成指涨幅8.48%,创业板涨幅-10.67%。从个股的涨跌来看,2017年上涨股票只有22%,而下跌股票占比78%,两极分化非常严重。
从行业来看,根据28个申万一级行业分类,2017年以来,只有11个板块年内上涨,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排名第一和第二位。概念方面,白马股指数、MSCI概念指数、一线龙头指数分列前三,涨幅均超过30%。
期货市场,2017年的期货市场并没有那么好过,受商品期货交投降温的影响,2017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30.76亿手,累计成交额约187.90万亿,分别较2016年下降25.66%和3.95%。截止12月底,文华商品指数今年录得4.78%的涨幅。在32个成交比较活跃的品种中,有19个品种实现了上涨,13个品种下跌,其中,螺纹钢、焦炭、动力煤、锌、铜、玻璃的涨幅超过20%,螺纹钢涨幅最大,达到32.04%。跌幅超过10%的品种有天然橡胶、豆油、大豆、棕榈油、白糖、菜油,其中,天然橡胶下跌最大,达23.24%。
从各个板块看,有色金属板块上涨了16.91%,煤炭板块上涨了21.28%,建材板块(玻璃和螺纹钢)上涨了25.73%,化工板块下跌了2.57%,油脂板块跌幅较大,下跌了15.68%,软商品板块(棉花和白糖)下跌了8.28%。煤炭、建材和有色是今年的上涨主力,而油脂和软商品是今年的下跌主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铁矿石与去年相比“雄风不再”,且与螺纹钢、焦炭分化较严重。总体而言,今年工业品表现突出,而农产品颓势尽显。
债券市场,2017年各类债券总发行量40.79万亿,同比增长12%。利率债发行同比回落,发行利率不断上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断跳涨,全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接近近100bp。2017年债券市场呈现震荡走势,中债综合财富指数上半年震荡下行,下半年向上反弹,年末再度向下调整。
2.八大策略区间收益
从下图各策略的区间收益来看,沪深300在2017年涨幅高达高达21.78%,如果从月度K线来看,呈现出很明显的慢牛状态。但是其他指数分化较为严重,创业板不涨反跌。截止12月底,八大策略最近一年都取得正的收益率,同时也都大幅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最近一年,股票策略以11.28%的平均收益率位列第一,而2016年股票策略的平均收益率为-6.04%,2017年相比2016年有了很大的提高,进一步说明市场环境有了明显的好转,至少存在一定的结构性机会。其次是组合基金,凭借8.42%的平均收益率获得第二,而固定收益以3.63%位列最后一位。虽然私募都大幅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但是八大策略都取得了正的平均收益,相比2016年有了大幅的提升。
表2-1:中国八大策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分阶段收益情况
3.八大策略2017年收益
2017年是价值投资的元年,沪指在股灾之后三次冲击3300点都无功而返,而去年8月份一举放量突破3300点,最高11月一度到达3450点,创股灾之后的新高。而以中国平安和贵州茅台为代表的上证50在2017年也大放异彩,全年以25.08%的涨幅让人惊叹。而创业板和沪深300的跷跷板效应尤为突出,创业板一度创股灾之后的新低,一度低至1641点。
从私募业绩数据统计分析来看,在2017年,私募的业绩分化也较为严重,股票策略中,首尾差高达345.02%,可见两级分化较为严重。其中59.28%的产品获得了正的收益率,将近40%的产品收益率为负,即去年市场上赚钱的基金比较多,亏钱的产品也不少。
再看看管理期货策略,2017年期货私募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17%,而2016年这一数据为14.14%,可见2017年期货市场赚钱效应并没有2016年好。管理期货中58%的产品取得正收益,和股票策略相差无几。整体来看,2017年整个资本市场赚钱的私募的产品和亏钱的产品比例大概为6比4,相比于2016年的表现改善了许多。
4.最近一年回撤与夏普比率统计
从数据统计得到八大策略私募基金近一年的最大回撤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股票策略来看,53.40%的产品最近一年最大回撤在10%以下,相对价值策略86.93%的产品回撤在10%以下,组合基金的回撤也较少,87.16%的产品最大回撤在5%以内。相反的,事件驱动策略最近一年平均最大回撤较大,68.67%的产品最近一年最大回撤超过10%,可见最近一年事件驱动策略经历了较大的波动,这和今年中小创走弱紧密相关,由于大部分定增基金是参与中小盘的融资,再加上监管层对价值投资的引导和产品的锁定期较长,导致这一结果。
图2-2:八大策略私募基金近一年最大回撤分布情况
从数据统计得到八大策略私募基金近一年的夏普比率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正夏普比率最高的是固定收益,高达77.20%,其次是组合基金的71.53%,最低的是事件驱动策略,只有44.21%的产品最近一年夏普比率为正。
三、私募观点
景林资产:既不悲观也不过分乐观继续挑选好的公司
景林资产蒋锦志认为,从历史综合比较来看,蓝筹指数目前处于历史中值水平。不便宜,但是也算不上贵。另外与全球其他市场指数比较,沪深300、MSCI中国指数估值并不高。今年大部分蓝筹股优异的表现主要来自于其业绩的高速增长。同时由于价值投资理念的深入,市场对于优秀公司盈利的稳定性更加看重,这些公司的估值上了一个台阶,目前看和国际同类龙头企业的估值水平接近了。按明年(2018年)的估值预期,大部分蓝筹公司估值是合理的。也有一些A股中小市值子行业龙头公司越来越有价值,但是很多中小公司估值仍然过高,股价可能会继续下跌。当然,如果市场对于蓝筹股持续大幅度追捧,股价再继续上涨一段时间,那么这些公司的估值可能会出现问题。近期出现的蓝筹股股价的调整,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给未来的股价增长留出了空间。如果一些优秀公司最近跌得比较多,可能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机会。
蒋锦志还指出,明年的涨幅应该不会像2017年这么高。主要原因如前所述,2017年的这一波蓝筹股行情除了来自于业绩高速增长,还有很大原因是估值的修复与提升。明年我们组合的盈利来源可能主要会来自于所投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最后需要提示的是,市场风险是永远存在的。目前来看,主要包括地缘政治风险、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和银根收紧带来的短期波动等。所以整体而言,站在今天这个时点上,我们既不悲观,也不过分乐观。我们挑选好的公司,赚取其相对确定的未来业绩增长的钱。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市场会给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提供一个长期盈利的机会。
重阳投资:A股进入“二次分化”
重阳投资总裁王庆认为,2018年A股和港股市场不存在系统性机会和风险,投资机会依旧是结构性的。“择优而买”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但市场将从“一次分化”过渡到“二次分化”,主旋律也将从“价值回归”切换到“价值发现”。
在经济基本面方面,他表示,宏观经济低位企稳,2018年结构将继续优化。全球经济预计将继续保持弱复苏势头,而中国经济有望保持6.6~6.8%的增速,对经济增长无需悲观。通胀中枢抬升,但依旧处于合理区间。无风险利率中枢继续抬升,不过幅度放缓。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核心波动区间为3.6~4.4%。
王庆认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持续推进,将对A股产生深远影响。市场将出现“两个收敛”、“一个提升”:一、二级权益市场估值收敛、境内外股市估值收敛、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股市结构性供需失衡料将延续,优质公司与平庸公司之间的供求格局存在显著差异。
和聚投资:2018年稳中求进龙头激荡
展望2018年,和聚投资判断A股市场环境将好于2017年。和聚投资表示,作为19大之后的开局年,流动性指标和监管都会处于边际上有所缓解的状态,预计2018年宏观经济增速有所下行,但实业向好的趋势不变,企业ROE也处于继续向上恢复状态。在股灾过去2年以后,投资者参与市场的意愿将会进一步提升,以MSCI为代表的机构资金增量也将好于2017年。市场在经历过2017年极端的一九行情之后,2018年有望迎来一个更均衡的格局。
投资策略上,和聚投资坚信2018年企业成长的力量,将继续发挥公司自下而上深研产业和个股的专业能力,在不确定的市场中去寻找确定性的投资机会。看好的行业机会有:环保、TMT、高端制造、新能源、周期和大消费板块。
星石投资:辞旧迎新继往开来迎接新经济新市场新风格
星石投资认为,2018年将是经济结构加快改善、新动能加快形成的一年。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预计2018年将以高质量发展为聚焦点,对经济增长速度目标有所淡化,新经济、消费升级、金融监管、环保、新能源汽车等将会成为年度的关键词。在这种宏观背景下,市场风格将会发生一定的转变,今年以来对大盘股的偏好将会弱化,而对绩优股的偏好则有望继续维持。因此,2018年无论是大盘还是中小盘,均有一定的投资机会,这其中更为看好受益于经济结构改善和经济新动能形成的行业,如医药、新零售、智能制造等。
源乐晟:2018年还是要讲基本面但比2017年要难做
曾晓洁认为,2018年结构变化向龙头集中的趋势会继续,不过2018年要比2017年更难做。2018年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19大提出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2016、2017年是减法,2018年是加法,这是今年跟过去两年不太一样的地方。减法就是把产能去掉,加法就是提高剩下来的企业的经营质量、生产效率、提高技术投入等等。从这个报告中提出来几个东西,第一就是打好三个攻坚战,防范金融风险、扶贫、环保。同时,新时代从强调增长到强调平衡,从强调总量增长到强调结构性增长,同时培育新的增长点和新的产能动能,最后落实到投资方向,有三大机会。
第一,消费确实会是一个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投资机会。
第二,从追求增长速度要追求增长效益,其实就是一个脱虚向实的过程,这个过程当中,实体企业盈利恢复,所以宏观资产负债表是修复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整个中国的金融风险是降低的。中国很多金融企业的估值需要全面重估。
第三,总量经济的结构化,导致龙头的崛起会继续,强者恒强,胜者为王。
展博投资:2018年围绕两大主线布局
<p style="padding: 0px; border: currentColor; border-image: none; color: rgb(64, 64, 64);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Arial, "Hiragino S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