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通用性术,从加密资产加速渗透至其他领域,和各行各业创新融合。未来区块链的应用将由两个阵营推动。一方面,IT阵营,从信息共享着手,以低成本建立信用为核心,逐步覆盖数字资产等领域。另一方面,证券通证阵营从出发,逐渐向资产端管理、存证领域推进,并向征信和一般信息共享类应用扩散。
金准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区块链市场支出规模约为8300万美元,初步估算2018年中国区块链市场支出规模达1.6亿美元。现阶段区块链的总体市场规模较小,这是因为市场上的区块链项目多处于尝试阶段,投入不大。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区块链的潜力,计划在未来增加预算,受此影响,中国区块链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2019年中国区块链市场支出规模将近300亿美元。金准产业研究团队预计到2022年末,市场支出规模预计达到14.2亿美元,2017–2022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6.3%。
一、区块链产业园政策扶持
区块链行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创业者和资本的不断涌入,国内各地方政府也开始将区块链技术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各地相关政策扶持之下,区块链产业园迅速在全国拔地而起。
地方政府相关扶持政策的力度强弱对区块链产业园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截至2019年3月,全国已有七个城市出台了区块链专项扶持政策,包含了人才、场地租金、研发、标准以及活动等多项补贴,这无疑大大激发了当地区块链产业园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目前,国内7个城市出台的专项扶持政策覆盖了至少10家区块链产业园区。
金准产业研究团队认为,中国区块链产业的迅猛发展,其主要依靠国家层面的积极指导,产业发展环境得到建立和优化。同时,地方政府给予了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区块链创新发展得到了切实的保障。产业方面的不断拓荒,“区块链+”的持续扩大,解决行业痛点的新应用研发接连涌现。此外,全国各地的区块链行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也为区块链产业服务生态的形成助力不少。
二、区块链产业园分布地图
从地理区域划分来看,全国区块链产业园区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等地区,其中浙江省和广东省各有4家区块链产业园区,并列全国区块链产业园区数量首位。而从城市分布来看,杭州、广州、上海最多,三大城市区块链产业园数量占比全国50%以上。
三、区块链产业园区市场格局
国内22家区块链产业园区中,规模在3万㎡以下园区数量最多,占比达到53%;其中1万㎡以下规模的园区占比为21%,1—3万㎡规模的园区占比为32%。规模在6万㎡以上的园区占比为26%,但这类区块链产业园区通常设立在其它综合型园区内,很难统计其区块链行业实际使用面积。
从投资规模来看,投资规模在1亿元以下的的区块链产业园区数量最多,占比达46%;投资规模在1—10亿元区间的产业园区占比为36%;投资规模超过10亿元以上的园区数量最少,占比仅为18%。
从全国22个区块链产业园综合竞争力排名来看,中国杭州区块链产业园竞争力全国第一,广州蚁米区块链创客空间排名第二,上海区块链技术创新与产业文化基地位列第三。
整体来看,目前国内区块链产业园区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梯化”特征,具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各个园区综合竞争力得分均在95分以上,其中中国杭州区块链产业园、广州蚁米区块链创客空间和上海区块链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基地总得分超过100分。第二梯队各园区综合竞争力得分处于87—95分区间,仍以上海、杭州、苏州、广州、青岛等沿海城市的产业园区为主;第三梯队综合竞争力得分为87分以下,该梯队的区块链产业园区多集中在长沙、武汉、赣州等内陆城市,也有少数规模较小的产业园区集中在沿海城市。总体来看,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差距不大,但与第三梯队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发展差距。
四、区块链产业园发展趋势
4.1产业发展不均衡 三大梯队之间差距进一步拉大
由于沿海发达城市与内陆城市产业基础发展不均衡,导致当前各个区块链产业园的发展也存在较大差距。未来随着沿海发达城市区块链发展加快,产业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将更加严重,而第一、二、三梯队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区块链产业园发展将呈现两极分化的发展态势。
4.2产业园过剩 “空心化”现象加剧
目前区块链产业园发展仍呈现出不断升温的态势,除了已有的22家区块链产业园以外,包括福州、温州等城市仍在筹建区块链相关产业园区。但从发展现状来看,当前大多数区块链产业园区企业入驻并不理想,空置率较高,随着更多地区筹建规划出台,区块链产业园区将面临过剩的局面,产业园“空心化”现象值得警惕。
我国的区块链行业总体发展尚处早期,数据显示, 有82%的区块链产业园区运营时间没有超过2年。据媒体调查,目前国内区块链产业园存在招商难,空置率偏高,缺乏产业基础和科研优势等问题。截至2019年5月,产业园空置率超50%的有三成,在30%-50%的近五成,在30%以下的仅占两成。
就目前而言,区块链产业园“诞生热”并没有衰减,据了解,福州、温州等城市仍在计划筹建。高空置率相遇高速建设,一旦区块链入驻企业数量跟不上,那么产业园难免出现“华而不实”的过剩局面。据金准产业研究团队调查,2018年6月,杭州新建的区块链产业园,虽然紧邻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有3栋写字楼,提供5000平方米的创业空间,但偌大的园区看着十分冷清。在已经投入使用的写字楼中,也没有发现区块链相关的企业入驻。
对此,金准产业研究团队认为,真正好的区块链项目不需要这种传统孵化的扶持,早有人抢投了,根本不会去这里的。区块链创业不需要看风投的脸色,技术为王,项目有了名气就可以私募,为了不受到政策限制,最好是选择出海。金准产业研究团队分析,虚拟货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更多作为投资炒作的代名词。诚然,这背离了区块链产业园区的建设初衷,但值得思考的是,如果区块链技术以它应有的面貌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提供着各种曾经难以想象的便利,可能这样的观点会越来越少。然而,要实现这样的局面,前方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4.3区块链产业园发展将走向差异化
现阶段,区块链产业园虽然遍地开花,但同质化现象却非常严重,产业园区集聚效应并不明显。互链脉搏在调研中发现,已有少数产业园区正结合当地的产业结构,重点打造区块链+金融、政务、溯源等为各自主题的应用场景试验区,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线。
结语
1990年,全球战略权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波特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到“产业集群”这个概念。集群是指,与行业内相关的供应商、合作与竞争企业、相关领域机构都聚集在某一特定区域。区块链产业园正是需要与之相关的各种组织协同参与,才能发挥预期的产业战略性优势。
金准数据显示,全国22家区块链产业园中,超过60%的园区缺乏下游应用场景或相关产业支撑,另外,目前的应用场景还局限在金融、物流、港口等行业。区块链产业的稳步发展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而区块链产业园区的发展更需要相关上下游企业的聚集。目前来看,现阶段大多数区块链产业园区在这方面显得十分薄弱,在选址上也没有太多集群优势。
随着各地的区块链产业园纷纷建成,加之很多区块链项目的生命周期本身并不长,与各行业的区块链应用落地还处于早期探索阶段,科研理论和技术实力也并不成熟,产业集群效应无法生成。暂时摒除盲目跟风、圈地和套利等质疑,政策只是打开了一条路,在路上的终究还是区块链产业的各个环节和方面。
金准产业研究团队相信经过更多轮次的探求和尝试,真正的区块链产业集群效应能够早日发端,区块链产业园区的繁荣也终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