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金准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产业分析及2019前景剖析报告(上)

发布人:管理员

前言

目前,国内整车厂及自动驾驶零部件和方案供应商已基本具备L2级自动驾驶能力,2019年,国内供应商正加大L2级产品的量产和商业化落地。同时,由于国内各大整车厂计划在2020年推出L3或L4级自动驾驶车型或实现商业化落地,因此到2020年,从整车厂到自动驾驶零部件和方案供应商,均在积极筹备,抢占L3级自动驾驶产品量产和应用的市场。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在炒了多年概念后,自动驾驶到了“交卷”的时候了,产品和商业化落地成为整个行业关注的重点。因此从政府、自动驾驶企业和投资方三大主体出发,整理归纳其2018年的新闻事件及新动态,并通过内容分析法及大量桌面研究、企业拜访和专家访谈,分析总结了2018年-2020年我国自动驾驶领域的七大发展方向和趋势。

据2018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计划,到2020年,我国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50%,中高级别智能汽车实现市场化应用,重点区域示范运行取得成效。现阶段我国各大主机厂已基本具备L2级自动驾驶能力,2018年部分主机厂已实现量产,金准人工智能专家预计在2019年到2020年会更大规模量产。此外,国内部分企业已在进行L3/L4级自动驾驶卡车和配送车测试和试运营,多家企业均计划在2019-2020年实现特定场景下L3/L4级自动驾驶的量产和商业化落地。

基于2019-2020年L2级自动驾驶的量产及特定场景L3/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目前,政府、企业和投资方均以此为目标和方向加速国内自动驾驶发展。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分析了这三大主体2018年的新动态,包括:政府政策;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投资方的投融资,从中总结了2018年自动驾驶领域的七大发展进程和趋势。

一、自动驾驶产业链构成

1.1自动驾驶产业链体系

自动驾驶整体流程包括感知、决策和控制执行,感知方面是利用传感器发挥类似于人体感官的感知作用,进而由软件算法进行识别目标物体和周边环境,并结合V2X得到的信息,得出相应的行为决策和路径规划结果,传递给控制系统生成执行指令,完成驾驶动作,因此自动驾驶产业链复杂,参与企业类型多。总体上,自动驾驶产业链参与者可以分为整车厂、Tier1及零部件和方案供应商,其中零部件方案供应商又包含了传感器、算法、芯片、高精地图、车载信息系统和V2X供应商。

这些零部件和方案供应商本身会同时充当Tier2和Tier1的角色,即以Tier2的角色向Tier1供货,以Tier1的角色直接与整车厂合作,向其供货。此外,由于自动驾驶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自动驾驶零部件和方案供应商本身间会存在上下游供应关系,如芯片公司为传感器公司提供传感器芯片、不同类型算法公司间供应数据和算法等。

1.2国内自动驾驶产业图谱

二、2018年中国自动驾驶七大总结

2.1国内开放自动驾驶道路测试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和自动驾驶路测规范相继发布,加速自动驾驶落地和商业化。

2018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提出以推动汽车与先进制造、信息通信、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为主要途径,开创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新路径,培育产业新业态,构筑竞争新优势,占领战略制高点,率先建成智能汽车强国,为此,该意见稿制定了到2035年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的三阶段愿景时间表。

2018年4月,在北京、上海、重庆相继发布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规范后,三部委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对测试主体的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做出明确规定。至此,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在指定公开道路进行测试,推动了我国自动驾驶的落地和商业化进展。随后,在国家的引导下,深圳、长春、长沙、济南、江苏等地相继发布自动驾驶路测相关规范和细则。

截止2018年底,我国已有12座城市和地区发放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总计73张。

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有北京、上海、深圳、重庆、长春、无锡、杭州、长沙、平潭、常州10座城市和地区发放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发出牌照数量73张;从城市发放数量角度看,北京发放数量最高,共35张,占发放总量的49%;从企业类型角度看,牌照申请以整车厂、科技公司和算法公司为主,其中百度获得数量最多,共31张;其中,常州发放了全国首张营运货车自动驾驶路测牌照,于2018年11月发放给智加科技。

2.2落地场景清晰化

由于法律法规、技术、安全和消费者接受度等问题,乘用车自动驾驶落地仍困难重重,各大整车厂、科技公司和算法公司经过不断试水和测试,在特定场景已经找到各自商业化落地方向,2018年开始产品的测试和试运营, 2B业务先于2C业务落地,少数企业已投入量产或使用。

根据2018年自动驾驶落地场景新动态,目前自动驾驶落地场景主要有四种:物流运输、配送服务、作业和载客,国内2018年在卡车、快递服务、即时配送、环卫车、巴士和出租车场景均有较大进展。现阶段物流运输和配送服务两个领域发展最为迅速,市场前景更可观。

2018年中国自动驾驶落地场景新动态:

高速公路、港口、矿区等场景下的卡车较乘用车更需要实现自动驾驶,也更容易实现自动驾驶。

现阶段,卡车正在成为整车厂和上游供应商争夺的焦点,据市场调研机构Future Industry Insight预测,2020年全球自动驾驶卡车的市场价值将达10.04亿美元。从需求和实现难易度上看,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由于驾驶环境差、危险度较高,卡车比乘用车更需要自动驾驶,同时卡车驾驶环境相对结构化和可控性强,也更容易实现自动驾驶。

卡车自动驾驶的实现将降低卡车事故发生率和营运成本,提高卡车的营运效率。

自动驾驶在固定配送范围和区间内的低速配送场景更容易落地。

研究显示, 30公里/小时及以下的速度造成生命安全事故的概率较低,对于配送车,速度基本低于40公里/小时,目前具体相关政策和法规还未出台,但较乘用车,法规不会太严格限制,同时,配送服务是属于片区化运营,即配送范围和区间固定,因此自动驾驶在配送服务场景较容易落地。

配送场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快递配送,一个是即时配送,即时配送指无中间仓储,直接门到门即时送达的配送方式,包括外卖配送、B2C零售、商超便利、生鲜宅配等。

2.3自动驾驶零部件和方案量产

国内L2级自动驾驶零部件和方案正在量产,部分企业推出L3/L4级量产产品和方案。

2018年国内部分自主品牌已实现L2级自动驾驶车的量产,可以实现ICC智能领航、AEB自动刹车、ACC自适应巡航等功能。其中,L2级自动驾驶燃油车价格主要集中在10-20万,纯电动车价格相对较高,在10-50万元之间。

据2018年自动驾驶量产相关新动态,自动驾驶零部件和方案供应商已基本开发出L2级自动驾驶产品并量产,或正在筹备2019年实现量产,其中部分企业推出了L3/L4级量产产品和方案。

2018年中国自动驾驶零部件和方案供应商量产新动态:

2018年国内自主品牌的L2级自动驾驶乘用车上市量产车型:

2019-2020年将是L3/L4级自动驾驶零部件和方案的量产年。

国内已推出部分L2级自动驾驶车型,其技术研发目前已基本完成,对于硬件供应商,目前已经开始自建工厂以实现产品量产,软件和算法企业也已经积极布局其商业化应用。

对于L3/L4级自动驾驶的量产和应用,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自动驾驶产业链复杂,实现自动驾驶量产化需要整条产业链的公司均具备自动驾驶所需的部件和方案,国内多数整车厂计划在2020年实现L3或L4级自动驾驶产品的推出或量产,那么上游供应商则需要更加提前实现量产,2019-2020年将是各零部件和方案供应商的量产和商业化落地年。

同时,从整车厂角度分析,整车厂在选择供应商时,更加关注的也是公司的量产能力,对于国内自动驾驶的创业公司来说,经过三四年的巨额融资,已经到了验证成果、证明自己商用潜力的时期,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2019年,自动驾驶零部件企业和方案提供商将进入洗牌时期,各大供应商开始赛跑,争取优先拥有量产和商业化的竞争优势,提前抢占市场。

Minieye:L1和L2级自动驾驶产品已商业化,2019年产能预计在10万台左右。

Minieye成立于2013年,致力于车载视觉感知和传感器融合技术,是一家ADAS和自动驾驶传感器方案提供商,目前其L1和L2级自动驾驶产品已实现商业化,2019年产能预计在10万台左右。

目前,Minieye有两条产品线:纯视觉和视觉+IMU+毫米波雷达,其中视觉+IMU+毫米波雷达产品适用的场景更多、精度更高,如暴雨、大雾等极端天气。现阶段Minieye正在研发包含更多传感器融合的感知方案,在原本的融合基础上,加入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热成像等传感器。在产品业务未来规划上,Minieye将纵向扩展,从自动驾驶的视觉到决策,包括向芯片领域的扩展。

在充分布局后装市场的基础上,Minieye也已进入了前装市场,为比亚迪、奇瑞、众泰、东风等主机厂的近20款车型提供产品。

Minieye产品线:

Minieye在前装和后装领域的主要客户:

Minieye:与Xilinx达成研发合作,2019年推出L3级自动驾驶感知方案。

目前Minieye已推出前装量产产品X1,为3款乘用车6款商用车量产供货。产品功能上,具备FCW向前碰撞预警、LDW车道偏离预警、HMW前车距离监控、PCW行人碰撞预警、SLI限速标志识别等功能。

2019年,Minieye与Xilinx战略合作,共同研发满足L1-L3级自动驾驶需求的一站式感知解决方案(Turnkey Sensing Solution)。

Minieye提供自主研发的感知IP,Xilinx提供车规级芯片,该套方案能同时支持20多类交通目标的精确识别与分析,具备车规级、定制化、多传感器融合、迭代更新适应性强等特点,为其2019年推出L3级自动驾驶感知方案奠定了基础。

2.4部分自动驾驶公司选择跨界自研芯片

国内部分自动驾驶企业选择根据自己的需求跨界自研芯片。

芯片产业一直是我国的弱势产业,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爆发,更加大了我国对芯片产业的重视,尤其自动驾驶领域,相对于工业级和消费级芯片,自动驾驶芯片有着车规级和算力等方面的高要求。此外,目前自动驾驶芯片市场主要掌握在国际几大芯片巨头手中,但对于自动驾驶企业来说,几大巨头芯片产品的定制化和开放性程度较低,部分自动驾驶企业已经开始开展自己的造芯计划。如在私下筹备两三年后,2018年特斯拉宣布其下一代自动驾驶汽车将配备其自主研发的AI芯片,该芯片专注特斯拉自身需求,提高效率,进而将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因此,国内部分整车厂和自动驾驶企业选择根据企业自身的步调和需求跨界自研芯片,据2018年零部件供应商和整车厂的芯片发展新动态,我国企业在产品业务上的扩展主要集中于芯片领域,已公布的有,激光雷达供应商北科天绘和镭神智能发布激光雷达芯片,造车新势力零跑联合大华研发自动驾驶芯片。

2018年中国自动驾驶企业自研芯片新动态:

国内自动驾驶芯片市场几乎空白,自研芯片将是国内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自动驾驶芯片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多,不仅包括SoC(System on Chip)、MCU(Microcontroller Unit),还包括摄像头芯片、激光雷达芯片、毫米波雷达芯片等一系列传感器芯片,不同驾驶级别和不同种类的芯片对算力等方面的需求不同。对于L2-L3级自动驾驶从感知、传感器融合、到决策,不同应用的芯片算力基本在几TOPS到几十TOPS  。

目前,国内自动驾驶芯片市场几乎空白,芯片供应商较少,供应主要来自国外,因此国内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面临着成本高、芯片与算法不契合等问题。基于种种问题,国内部分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选择根据自己的领域和产品需求自研芯片,如对于零跑来说,英伟达PX2和其他方案的整机功耗和成本较高,而自研的芯片将按自己的步调满足自身产品的算法性能和架构,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随着自动驾驶逐渐向L3/L4级发展,自研芯片将是国内自动驾驶供应商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选择,也是快速提升我国芯片发展的一个方向。

2.5整车厂与国内自动驾驶供应商合作加深

国内整车厂与国内自动驾驶供应商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加深。

2018年,自动驾驶领域企业间合作进一步加深,如国内外企业间的合作,整车厂与零部件公司间的合作等,合作方式也愈发多元化,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自动驾驶领域,国内主机厂与国内供应商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据2018年整车厂合作方面新动态,今年,在自动驾驶领域,国内整车厂与国内供应商之间达成多项战略合作,如产品合作、联合研发合作、数据合作等,其中公开信息公布的合作以技术上的联合研发为主,如百度与一汽红旗合作、百度与比亚迪合作、吉利与高德合作等。

2018年中国整车厂与国内零部件和方案供应商合作新动态:

国内整车厂与自动驾驶零部件和方案供应商合作方式多元化,数据和技术研发等合作越来越多。

传统汽车领域,整车厂倾向于采购博世、大陆等Tier1供应商产品,但随着自动驾驶级别逐渐提高,主机厂为了掌握更多技术和主动权,则倾向于与国内合作。由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复杂性和高难度,整车厂与自动驾驶零部件和方案供应商的合作愈发深入,研发和数据等合作越来越多。

同时,对于自动驾驶零部件和方案供应商,要实现产品商业化,与整车厂合作是必经之路,尤其对于算法和高精地图这样需要大量的数据的公司,与主机厂合作更是必不可缺的。

国内整车厂与零部件和方案供应商主要合作方式:

径卫视觉:基于海量真实场景数据,为商用车的前装和后装提供智能驾驶主动安全解决方案。

径卫视觉是一家自动驾驶视觉方案和传感器融合方案提供商。目前,产品主要应用于商用车领域,使用场景覆盖前装和后装。基于其国内商用车后装市场的高占有率,公司积累了大量数据资产,平均每年约有40T的数据量和300多亿的各类感知和真实驾驶场景数据点的积累。

径卫视觉的产品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以视觉为主,结合雷达等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驾驶感知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大量应用于商用车辅助驾驶预警、驾驶员行为分析、左右盲区监测等场景;另一条是连接各类智能终端的云端大数据平台,通过对海量真实场景数据的实时分析与模型挖掘,从而支持驾驶过程中的主动安全管理、风险画像评估、智能辅助决策等方面的应用服务。

此外,产品生产方面,径卫视觉完全具备产品量产能力,其前装和后装的量产产品均由自有工厂生产。

径卫视觉:与多家整车厂、Tier1、算法公司等企业以多种形式形成合作关系。

径卫视觉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L1-L3级自动驾驶汽车,已经以产品、数据、研发等多种形式与多家自动驾驶企业形成合作关系。

作为Tier1,径卫视觉已与中国重汽、中国一汽、陕汽、比亚迪、宇通客车、申龙客车、舒驰客车等合作;作为Tier2,径卫视觉以算法供应商的角色,与多家国际Tier1在算法的供应和研发上达成合作,间接为多家整车厂提供自动驾驶方案。

此外,径卫视觉凭借其数据优势,与多家算法公司达成合作,为其提供视觉算法。

为了未来几年公司产品的落地和商业化,同时由于中石化、中石油、港口等本身对安全监管的需求,径卫视觉已经与该类企业达成了合作,如上海港等。

2.6 V2X进入测试阶段

我国V2X领域部分企业已进入测试阶段,正在沿着LTE-V → 5G的方向发展。

据2018年V2X领域新动态,今年我国V2X领域部分企业已进入测试阶段,尤其今年中国移动发布了国内第一条5G自动驾驶车辆测试道路,多家企业已在园区内测试。

在发展进度方面,V2X正在向LTE-V和5G方向发展,企业间的合作和研发均是向着LTE-V和5G两个方向。

2018年中国V2X领域新动态:

2018年行业对V2X的认知和认可度进一步提升,但整体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

由于单车智能无法完全解决复杂路况,自动驾驶的实现还需要V2X的配合,2018年行业内对V2X的认知和认可度进一步提升,整车厂和自动驾驶供应商在V2X领域的布局进一步加深。

V2X目前发展方向主要是由LTE-V演进到5G,因为5G网络的延迟时间只有毫秒,在延迟性等方面优于LTE技术,满足自动驾驶车辆与“一切”互联的时间需求,也满足汽车内数字服务的数据处理时间需求,因此5G将推动V2X真正落地和商业化。

但 V2X的大规模商用不仅要在5G上实现突破,还需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车企协同合作等重要因素,因此目前我国V2X仍处于发展初期。

V2X发展路线:

2.7自动驾驶领域资本市场投融资持续增加

2015-2017年国内自动驾驶企业大批量涌现,目前自动驾驶创业公司主要处于C轮及以前。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筛选统计了到2018年末国内51家自动驾驶领域未上市零部件和方案供应商投融资情况,包括毫米波雷达企业7家,激光雷达企业7家,视觉摄像头企业10家,AI芯片企业4家,算法公司19家,高精地图4家。

这51家企业主要从2012年深度学习得到巨大突破后开始涌现, 2015-2017年是自动驾驶企业成立最多的几年。其中,2012-2014年创立的企业以传感器公司为主,到了2015年,算法公司大量创立。

总体来看,目前自动驾驶领域零部件和方案创业公司中,算法公司最多,且企业融资状态多处于A轮和B轮。

2012-2018年自动驾驶零部件和方案供应商成立数量:

自动驾驶各类零部件和方案供应商数量及融资轮次:

资本寒冬的压力下,自动驾驶领域融资总额仍持续上升,到2018年融资总额达162.31亿元。

国内51家零部件和方案供应商共融资226.65亿元,其中,AI芯片领域融资额最高,占51家企业融资总额的51%,达114.31亿元。

其次是算法企业,融资总额75.62亿元,传感器和高精地图类公司整体融资总额相对较低。

2018年,在整体经济下行和资本寒冬的压力下,自动驾驶领域融资总额并未下降,反而有明显的上升,2018年自动驾驶零部件和方案供应商融资额由2017年的53.69亿元上升到162.31亿元。

中国自动驾驶零部件和方案供应商融资额占比:

2013-2018自动驾驶零部件和方案供应商融资总额(亿元):

2018年自动驾驶零部件和方案领域融资融资次数并没有明显上升,资本开始向头部企业集中。

虽然2018年融资总额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自动驾驶零部件和方案供应商获得融资的企业数量和融资次数却并没有明显上升,获投企业数量从2017年的33家到2018年的35家,只增加了两家,企业获投次数从2017年的46次下滑到2018年的41次,资本开始向头部企业集中。金准人工智能专家预计,2019年,随着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和落地,自动驾驶领域的融资将进一步增加,资本越来越向有量产能力和商业化落地能力的企业聚集。

2013-2018年自动驾驶零部件和方案获投企业数量:

2013-2018自动驾驶零部件和方案供应商融资次数:

<p style="margin-top: 0px;margin-bottom: 0px;margin-left: 0;padding: 0px;border: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