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消息,目前有十余家银行正在咨询公募基金设立相关事项,筹划申请公募基金牌照,其中多为城商行。
根据新浪财经了解,某家城商行准备从银行系基金公司挖人来负责公募基金的筹建工作,更有甚者已经设立了公募基金筹备团队,正在与监管层沟通。
“城商行扎堆设立公募基金的理由很简单,业务突围、异地扩张。”一位城商行公募基金筹备团队的人士告诉新浪财经,“金融去杠杆的深化,再加上后续资管新规的落地,未来将对行业资产扩张,特别是中小银行构成较大的压力。”
去年以来,银监会先后下发了“三套利”、“三违反”、“四不当”等一些列强监管文件;并且,银监会还多次就城商行异地非持牌机构情况开展调研,银行尤其是城商行同业业务大幅收缩,面临巨大转型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某城商行人士告诉新浪财经,如果能申请到公募牌照,公募基金就成为了银行利润的新增长点之一。上述人士解释,未来银行理财将逐渐打破刚兑,向净值型产品过渡,公募基金能有效承接客户理财需求;其次,城商行异地网点扩张受限,而公募牌照能提升他们在全国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银行系基金依托于银行的渠道和客户资源,成立之初就具备优势。根据财汇大数据终端显示,截至2017年末,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含货币基金)排名中,银行系基金公司在前10名里占据4席,剔除货基规模后,仍有两家公司名列前十。
1998年,中国公募基金拉开序幕,至今已经20年。而银行系基金公司也走过了10余个年头,2005年,《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发布,这意味着商业银行正式获批涉足基金业务,至今已有三批13家商业银行获批设立公募基金,包括工银瑞信、交银施罗德基金、建信基金、浦银安盛基金、农银汇理基金、民生加银基金、招商基金、中银基金等。
2013年,以城商行为主的商业银行开始涉足公募基金行业,北京银行、兴业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陆续成立了中加基金、兴业基金、上银基金、鑫元基金和永赢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多年前,中欧基金引入了意大利意联银行股份合作公司作为大股东,而2016年香港恒生银行控股的恒生前海基金成立,如果算上这两家具有外资银行背景的基金,银行系基金总数达到15家。
也就是说,自2013年获批的永赢基金之后,时隔5年未有公募牌照发放给中资银行。“从时间上看,下一批试点可能开启;而且,金融去杠杆下,中小银行需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某城商行人士这样对新浪财经表示。
某位知情人士透露,去年以来,不少银行询问监管层关于公募基金设立事项,甚至已有筹备团队和申报材料,只待时间窗口开启。
但不得不提的是,相比券商、信托等其他金融机构,银行系的基金获批并不容易,而且尚处于试点阶段。由于银行对于风险控制的严格把关,其设立公募基金需要经过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多道审批,监管层会从多方面关注,比如基金公司设立的股权结构、与银行业务之间的关联性,如何设立防火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