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战略性看多港股 下半年价值股机会大

发布人:财经

image.png

  2020年战略性看多港股。2020年“资产荒”延续,全球资金将追逐“性价比”,中国权益资产将脱颖而出。2020年港股将“找回身份”,作为中国经济离岸金融中心而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弱复苏,叠加全球估值洼地,港股将获得全球资金的追捧。

  1) 政策面:中美商贸商谈一阶段协议落实,中国内地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将是主线;中国香港地区局势的影响弱化。

  2)基本面:2020年中国库存周期见底企稳,先进制造业核心资产的盈利能力会明显改善。

  3)行情节奏:震荡、向上。上半年行情总体上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结构行情精彩、指数窄幅波动蓄势;下半年价值股机会大,驱动指数行情明显。

  4)投资策略:a)先进制造业核心资产是贯穿全年的明星:机械(高端装备、军工、新兴装备)、化工及新材料、节能和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5G和半导体为亮点的TMT,精选核心资产、谨防“伪科技股”。b)资本市场开放创新的受益者:券商、保险、金融科技。c)银行、地产、建筑、电力、交运等传统周期蓝筹股的重估进程仍将一波三折,更看好下半年中国经济企稳、国企改革驱动价值股重估的大机会。(港股年度行业展望和重点推荐股票组合,详见正文)

  二、A港美股市场综述:北上破万亿,南下创新高,中国资产强

  1、A股市场综述(注:“本周”指的是20191230-20191231,20200102-20200103)

  主要股指大涨。中小板指(涨5.06%)、创业板指(涨3.87%)领涨。沪深300涨3.06%,上证综指涨2.62%,上证50涨2%。行业上,建材(涨6.59%)、农林牧渔(涨6.45%)和建筑(涨6.21%)领涨,仅食品饮料下跌1.39%。

  成交活跃、IVIX指数上升:A股日均换手率为1.31%,高于近五年日均换手率中位数1.17%;截至周五,上证50 ETF期权隐含波动率IVIX为14.04(%),仍处于2017年以来的低位,上周为12.6%。

  本周陆股通净流入金额177.74亿人民币。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额首次破万亿元,达10070亿元。主要流入银行、家电和建筑,流出食品饮料、建材。

  估值环比有所上升。沪深300、创业板、中小板、上证50的PE-TTM上升为12.63、50.94、27.39、10.07倍,处于2011年以来的62%、56%、36%、57%分位数。化工(19.9%)、轻工制造(19.6%)、钢铁(16.2%)、建筑材料(14.6%)、房地产(9.6%)、建筑装饰(7.2%)、采掘(5.9%)、商业商贸(2.6%)等行业市盈率TTM处于2011年以来较低分位数水平(括号内为其分位数数值)。

  2、港股市场综述

  主要股指均上涨。恒指涨0.8%,恒生国指涨0.53%。行业上,恒生原材料业(涨4.18%)、能源业(涨2.63%)和工业(涨2.59%)领涨;电讯业(跌1.13%)、必需性消费业(跌1.06%)领跌。

  投资者情绪中性:恒生波指为15.9,处在2011年以来29%分位数水平;本周主板卖空成交比为15.1%,高于上周的13.6%,处在2019年以来61%分位数

  港股通净流入81亿人民币:周度南向资金成交/港股通成交比重达16.45%,创历史新高;流入电子元器件、计算机和银行,流出纺服、非银和医药。

  估值仍在历史低位徘徊:本周恒生指数(28301.54-149.96-0.53%)当前PE TTM为11.1倍,国企指数PE TTM为8.9倍,均处于2002年以来的1/4分位数附近。

  3、美股市场综述

  中概股一枝独秀涨4.03%,纳指涨0.16%,道指跌0.04%,标普500跌0.16%。行业上,工业(涨1.1%)、能源(涨0.8%)领涨;原材料(跌2.5%)、核心消费品(跌1.4%)领跌。投资者情绪中性:截至周五,VIX指数为14.02,位于2014年7月以来的50%分位。估值:标普500 PE TTM为21.6倍,处于1990年以来的中位数和3/4分位数之间。纯因子表现:成长(涨0.3%)、杠杆(上涨0.1%)和规模(涨0.02%)领涨,盈利变动(跌0.35%)、价值(跌0.28%)和分红(跌0.26%)领跌。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增速下行;中、美货币政策宽松不达预期;大国博弈风险

  —●●●●—

  报告正文

  —●●●●—

  一、专题摘要:兴业证券2020年港股年度观点回顾

  1.1、策略展望:2020年战略性看多港股

  2020年“全球低增长、低利率、资产荒”延续,经历了2019年大类资产普涨之后,全球资金将追逐较高“性价比”的优质资产,中国权益资产(A股和港股)将脱颖而出。

  2020年港股将“找回身份”,回归中国经济的离岸金融中心的本色,摆脱当地政治的困扰,受益于中国经济的软着陆、弱复苏,全球估值洼地的港股将有望获得海内外机构资金的优先再配置。

  2020年展望:

  • 政策面:中美商贸商谈第一阶段协议落实,改革开放、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是政策主线;中国香港地区局势的影响弱化。

  • 基本面:2020年有望迎来库存周期见底企稳,先进制造业核心资产盈利能力2020年会明显改善。

  • 行情节奏:震荡、向上。上半年行情总体上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结构行情精彩、指数窄幅波动蓄势;下半年价值股机会大,驱动指数行情明显。

  投资策略:

  • 先进制造业核心资产是贯穿全年的明星:机械(高端装备、军工、新兴装备)、化工及新材料、节能和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5G和半导体为亮点的TMT,精选核心资产、谨防“伪科技股”。

  • 资本市场开放创新的受益者:券商、保险、金融科技。

  • 银行、地产、建筑、电力、交运等传统周期蓝筹股的重估进程仍将一波三折,更看好下半年中国经济企稳、国企改革驱动价值股重估的大机会。

  (详参20191112《全球资产荒与中国核心资产牛市新主角——中国权益资产2020年投资策略》,20191207《先进制造业的核心资产崛起》,20191222《破旧立新,精选先进制造业核心资产》)

  1.2、兴业证券港股年度行业展望和重点推荐

  建筑行业,孟杰:盈利分化,行业龙头强者恒强。我们预计2020年的基建投资增速(全口径)相较于2019年将有所提升,在5%-10%之间;2019年行业新签订单增速放缓,或将在2020年向业绩端传导。我们预计建筑央企和民企龙头公司,在集中度提升的驱动下,业绩有望维持稳定增长;同时,由于建筑央企分红提升的可能,以及近三年上市、低关注度、低估值、低资产负债率的建筑次新股潜在的股价诉求,建筑行业有望迎来整体估值的提升,维持建筑工程行业“推荐”评级。重点推荐:中国建筑国际(7.16,-0.11-1.51%)中国中铁(4.99-0.03-0.60%)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固定资产投资不达预期、融资环境改善程度不达预期、政策不确定性、订单落地不及预期、新签订单不及预期

  保险行业,张博:1)短期开门红,长期新单增速。结构端,各险企提升高价值率产品比例;产品端,重疾险等长期保障型产品的价值率处于较高的水平。具有强销售渠道的公司将受益。2)“三次商车费改”及“报行合一”政策持续压制车险件均保费,强渠道龙头公司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行业龙头集中效应将持续。3)金融业对外开放利好提前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公司。重点推荐中国平安(94.70.300.32%)友邦保险(84.25-0.95,-1.12%)中国财险(9.630.111.16%)中国太保(31.70.200.64%)

  风险提示:1)资本市场波动;2)保费收入不达预期;3)保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4)外资进入导致的公司经营风险;5)全球经济下滑和商贸战。

  券商行业:张博,傅慧芳:头部券商受益行业变革及政策红利确定性强。改革红利有望继续释放,券商还存在较大业务开展空间。当前盈利能力改善带来的估值修复已完成,未来改革红利是否能够给券商带来估值溢价还需密切关注资金入场、直接融资市场扩容、交易规则松绑等诸多政策推进进度。不管是各业务发展趋势还是政策红利均更倾向于头部梯队,推荐HTSC(13.920.060.43%)海通国际(2.48-0.02-0.80%)

  银行业,傅慧芳:1)展望2020年,我们判断货币政策的主基调仍是稳定宽松,以便于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支持民企/小微的融资需求,但近期CPI走高或对货币政策的边际选择形成一定的压力。2)考虑资管新规过渡期非标回表对信贷额度的挤占,以及政策上对基建、民企和小微的支持导向,我们预计2020年全年信贷增量高于2019年,全年新增信贷投放约为17.5-18万亿左右;3)资管新规的落地是明年行业的重点关注点之一,理财业务经过2018年的调整,19年随着理财子公司的陆续获批开业,正朝向产品端丰富化、投研系统体系化的方向推进,规模逐步恢复增长;4)我们预计全行业2020年业绩增长在5%-7%之间。其中生息资产增速在6-8%区间,资产端结构调整的空间有限,无法完全对冲负债成本上行,NIM将有所收窄,但整体幅度不会太大。长期看好工商银行(5.95-0.05-0.83%)招商银行(41,-0.30-0.73%)

  地产行业,宋健:确定性在于销售和业绩,一、二线城市的政策收紧的空间和可能性较小。龙头房企将继续以充足的货值、优质的产品、通畅的融资稳步前行。龙头房企销售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应该更加关注更够稳定输出业绩,丰厚派息的房企。推荐中国金茂(6.160.000.00%)华润置地(38,-0.45-1.17%)融创中国(47.45-0.40-0.84%)、旭辉控股、中海物业(4.87-0.05-1.02%)永升生活服务(5.50.091.66%)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地产行业调控政策加严、流动性收紧、商品房销售不及预期、人民币贬值、物业管理业务扩张和收购不及预期、物业管理费提价受阻、物管公司增值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TMT行业,洪嘉骏:5G仍继续扮演科技投资主轴;全球运营商2020年加快移动侧网络部署,未来2到3年将达到建设峰值;硬件领域上,智能手机恢复增长,无线耳机与ARVR等产品开始普及,其中国产芯片设计与代工的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带来结构性机遇。推荐小米集团、长飞光纤光缆(15.480.221.44%)建滔积层板(9.47-0.31-3.17%)中芯国际(13.120.483.80%)、阿里巴巴、美团点评、腾讯控股(379.4-3.60,-0.94%)

  风险提示:外部情势影响 5G网络部署进度 5G手机换机意愿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行业政策风险。

  医药行业,蔡莹琛:1)人口老龄化提升终端医疗需求,利好生产端医药制造业;受医保控费使得近年来医药制造业整体增速放缓,迫使药企加大新药研发力度、加快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2)疫苗、辅助生殖、骨科植入物、核医学等细分领域也在行业变革中快速成长。推荐中国生物制药(10.62,-0.20-1.85%)石药集团(18-0.50-2.70%)药明生物(97.55-4.05,-3.99%)锦欣生殖(10.9-0.06-0.55%)爱康医疗(9.690.15,1.57%)

  风险提示:控费力度超预期,药品和医疗耗材降价幅度超预期,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升幅度超预期,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进度超预期,人民币贬值。

  能源&公用事业&汽车,余小丽:1)天然气:终端需求仍有增长,全国性布局的大型城燃公司的增长高于行业。另外,天然气储运装备行业景气仍可持续。2)火电运营商:受益于燃料成本下降;3)风电运营商:估值水平已反映了账面大额电价补贴拖欠和短期大额增加。4)汽车经销商:豪华品牌处强产品周期,售后利润占比提高保障利润稳定。推荐三一国际(4.63,-0.03-0.64%)、华能国际、龙源电力(4.87-0.12-2.41%)中集安瑞科(4.72-0.03-0.63%)中升控股(30.9-0.65-2.06%)

  风险提示:1、油价大幅下跌;2、清洁能源政策调整;3、国内油气开采政策调整;4、光伏补贴政策出现重大调整;5、可再生能源补贴持续延迟发放

  消费领域,王源、罗越文、周灵佩:必选消费品方面,我们认为啤酒、乳品、肉制品是龙头企业优势开始凸显的典型板块;可选消费方面,纺织服装板块的上中游企业强者恒强,下游品牌服饰的运动鞋服板块表现亮眼;受益于政策、降准周期及商贸战风险下降,博彩板块边际有望得到改善。推荐华润啤酒(420.100.24%)万洲国际(8.170.020.25%)申洲国际(112.4-1.10-0.97%)安踏体育(69.950.500.72%)、金沙中国。

  风险提示:产品安全问题,超预期激烈的市场竞争,新品市场推广不达预期,原材料成本的显著超预期波动

  原材料行业,韩亦佳:二级市场估值反映出了投资者的悲观预期已经形成共识,但经过多年的周期洗礼,只要需求端不失速,传统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经是越来越清晰了,我们建议持有龙头公司,持有周期价值股,关注行业供给端和竞争格局变化带来的确定性机会,板块机会上我们认为,黄金>电解铝>水泥>玻璃。推荐中国建材(8.990.121.35%)招金矿业(9.27,0.293.23%)中国宏桥(4.7-0.12-2.49%)、海螺水泥。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失速风险;行业协同破裂;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海外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反倾销、商贸政策等海外业务风险;安全事故及环保风险。

  交通运输行业,龚里:(1)机场板块:产能投放+空域放开带来一线机场航空利用率提升的新周期,在消费升级推动下体现持续的爆发力。(2)航空板块:2020年供需反转概率高,总量控制+结构改善,航空公司的航线结构和盈利能力也有望大幅改善。(3)公路板块:经济增速下行,高速公路稳健性凸显,业绩成长及确定性角度推荐招商公路及招路转债。(4)航运市场:中美就第一阶段商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中国将加大自美能源、制成品、农产品等进口,美国承诺逐步取消税,有助于提振航运需求及对航运板块的市场情绪。重点推荐:中国国航(7.79-0.31-3.83%)中国南方航空股份(5.15-0.23-4.28%)中远海能(3.80.1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