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以偏概全。
当然先说一下此问题值得肯定的地方。
学习成绩不代表综合实力。学习成绩特别好的人,通常都是老师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如果说成绩好的人往往会成为高级打工者。那是因为从中学时代开始,他们就已经开始给人“打工”了。
但其实,以上统统都是误解。
正解应该是:
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另译为“生存者偏差”或“存活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谬误”而不是“偏差”),意思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这东西的别名有很多,比如“沉默的数据”、“死人不会说话”等等。
实际上,这不仅仅是我们中了幸存者偏差的蛊,而且那些“改变世界”但同时具备“成绩不好”特质的人,更容易在他们功成名就之后宣扬他们的成绩不好的“黑历史”,比如马云就经常说自己高考失败的事情,俞敏洪也经常说其高考励志的往事……但你没发现吗,他们那么说可能是在说他们自己牛逼,或者鼓励你,又或者在传达他们的商业目的,塑造自己的形象,但终归不能论证成绩差就可以改变世界。
而且事实也会惊讶到你:
比尔盖茨,哈佛大学;股神沃伦·巴菲特,宾夕法尼亚大学转尼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亚马逊创始人兼CEO杰夫·贝佐斯,普林斯顿大学;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哈佛大学……
我们小时候总被这样的伪鸡汤洗脑:爱因斯坦小时候特别笨,被老师批评。事实上,人家一直是优等生。
……
尽管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都辍学创业,但是前提是人家从哈佛大学辍学的呢,要不你也好歹也从清华北大辍学呗。
所以说,改变世界的是成绩不好的,而优等生只能成为高级打工者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误会,千万别为自己的成绩不好找理由。
金准数据精品推荐
精品行业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I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