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前7个月财政收入账本发现,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791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107709亿元,同比增长14%。在国家倡导减税降负的形势下,为何财政收入不降反增?
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这是大家都知道旳。同时我们还需要知道的是,税收收入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一是税基,二是税率,三是征收率。
所谓税基,对于增值税而言是商品和服务的增加值,对于企业所得税而言是利润,对于个税而言则是居民收入;所谓税率,指的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所谓征收率,大概指的是实际征税额与应征税额的比例,简单说来,比如说一个地方偷税漏税的情况比较严重的话,那么该地的征税率就会比较低。
从数据来看,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远超GDP增速,所以很难说财政收入的增长来源于经济的增长。而这几年政府大力推行降税免费,许多税种的税率都有所下降,而且很多不规范收费也被取消,所以税率也会不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原因之所在。只有征收率可以解释这个现象。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过去的二十多年,税务总局从税收征管电子化开始,不断升级和完善金税系统。金税一二期工程开始将增值税专用发票放在计算机系统上进行管理,效果显著,增值税征收率从2000年的52.6%提高到2007年的83.83%。
随着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在金税系统上,税收的征收率一直在稳步提高。而这几年政府持续加大税收违法稽查惩戒力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税收违法现象,极大压缩了偷税漏税的空间,税收征收率进一步提高。
所以,财政收入增长与减税降负并不矛盾,后者主要着力的是降低税率,在税基增幅不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只要税率的降幅不高于征收率的增幅,那么就会出现财政收入和减税降幅并存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