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运20一技术仅全球少数飞机使用 飞行性能远超俄

发布人:管理员

   运-20战略运输机,被称为“大国鲲鹏”,从2013年首飞至今一直备受关注。去年,运-20正式服役,我国空军真正开始拥有自己的战略运输能力。运-20在总体设计、作战效能、飞行操纵等诸多方面,相比于过去的国产运输机都有着脱胎换骨的变化,这对驾驭运-20的飞行员,也提出了全新考验。


近日,就有一篇官方报道公开讲述了运-20首批飞行员刘晓军,学习驾驭这款国之重器的故事。刘晓军已经有了400多个小时的运-20飞行经验,很快就将达到500飞行小时的考核标准。作为第一个换装运-20的部队,他们不仅要摸索这种先进运输机的作战和维护使用经验,更要承担起培养飞行员队伍的重任。

一只灵活会飞的大胖鸟

运-20货舱十分宽大,地板宽度达4.6米以上,可以轻松容纳包括99A主战坦克、远程火箭炮、中近程战术弹道导弹在内的我军绝大多数主战装备。对比之下,伊尔-76的货舱地板仅约4米,装进T-72坦克时,要卸掉坦克两侧的裙板才行。

宽大的货舱势必要导致机身的阻力也更大,但是,得益于先进的气动设计,运-20全机阻力系数反而比伊尔-76小很多,飞行性能也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比如说,运-20机头采用整体承力式风挡,可以降低阻力,同时节省结构重量。这种先进设计也在C919、波音787、空客A350等少数新型号上采用。


因此,即使目前运-20采用和伊尔-76基本一样的发动机,航程、载重量等性能指标依然远远超过伊尔-76。另据网络消息,已经有2架运-20正在改装全新的国产涡扇-20大涵道比发动机,推力、耗油率等指标比当前D-30/涡扇-18大幅提高。换发后的运-20,性能指标将更加给力。

一人起飞 两人执行任务 三人作战

运-20是第一种采用数字化电传飞控系统的国产运输机,飞行操纵手感十分优秀,和最新的民航大客机差不多。运-20的驾驶体制也完全变革,机组只有3人,一名机长、一名副驾驶、一名备份飞行员。而伊尔-76、运-8之类的老式运输机机组往往有六七人,包括飞行员、领航员、通信员、机械师、货舱调度员等等。

运-20虽然机组有三人,却采用两人制飞行,即两名飞行员就可以满足全部飞行任务需要,第三人仅为作战任务备份飞行员,兼任货舱调度管理等职务。与以前“师傅带徒弟”那种粗犷的飞行训练模式不同,运-20的机长和副驾驶角色可以随时互换,飞行操纵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须按照类似民航标准的“手册”执行。

比如说,全推油门准备起飞,以前飞行员可能会随口说“把油门加满”“设置起飞推力”“把油门推到起飞位置”等等,如今运-20所有机组都必须统一用语,言简意赅,节约操作时间。

报道中提到了一种有意思的小故事:刚刚开始改装的机组三人为了多给自己充电,每天晚饭后都在一起散步,轮流当机长、副驾驶、备份飞行员,边走边说边做,模拟飞行程序。在短短10个月时间内,他们就从零经验,变成能够驾驭运-20执行作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