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小米跌下神坛。
凭借创新的产品定位和独特的互联网销售模式,小米曾在智能手机上取得了巨大突破。从2011年发布第一款手机以来,小米在短短四年时间里迅速成为国内市场第一,估值从2.5亿美元飙升至450亿美元,风光无量。
不过,由于竞争日益激烈,小米2016年的市场份额大幅下跌。根据美国权威科技市场研究公司IDC的调查报告,在2016年国内市场,小米手机的销量从第一跌至第五,同比暴跌36%。外界对小米的质疑声越来越多,小米到底怎么了?
立稳脚跟的小米,仍有诸多不完善
在论及小米怎么了之前,需要肯定的是,在经过五六年的发展之后,如今的小米在手机市场已经立稳了脚跟,综合实力处在第一阵营。不过,销量的下滑仍醒目地提示着小米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
首先,供应链管理不到位已经影响到了小米手机销量。在小米2016年年会上,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表示,小米去年遭遇了四个月缺货。客观讲,如果这四个月备货充足,小米销量应该会好看不少。
其次,小米的线下渠道是短板。2016年是线下渠道回归之年,线上渠道增速放缓,而三线以下城市的线下渠道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根据市场调研机构GfK的报告,2016年线下市场同比增长17.9%,而线下市场同比增长仅为6.8%,两者相差10个百分点。OPPO和vivo在全国的门店和专柜的数量均在20万家以上,是这一趋势的最大受益者。而小米线上渠道优势明显,线下渠道薄弱,渠道格局与行业趋势相错位,竞争力打了折扣。
再次,小米手机创新不足。2016年小米手机的表现“先抑后扬”,上半年亮点不足,被冠以十项黑科技的旗舰手机小米5,被网友认为拉低了黑科技的底线。下半年,产品竞争力开始回升,小米5S、Note 2和MIX备受好评,尤其是小米MIX,奇货可居。不过,由于发布时间晚,以及产能有限,对销量没有明显的提振作用。
最后,小米品牌被打上低端标签。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在用户在购买手机时,品牌和品质取代价格成为促成消费的关键性因素。小米手机品牌未能在消费升级之前完成口碑的积累。有媒体认为,红米在总出货量中占据了相当比例,拉低了小米品牌。就连雷军自己也认为,“我们没有处理好小米跟红米两个品牌的区别,两个品牌太近了,这一点是我们初期没经验。”
小米手机的药方
雷军说小米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我觉得小米想要在2017年有所突破,可以从产品、供应链、渠道和品牌四个维度发力。
打造核心竞争力——产品。在千机一面的同质化市场,平庸是行不通的。提高手机竞争力,小米可以从以下四个方向入手:一、实施积极的精品化战略。无论是取代iPhone成为新晋单品之王的OPPO R9,还是引起轰动的小米MIX,都反应出积极的精品化战略仍然奏效。二、基于用户需求进行创新。流畅性、外观、存储、续航、价格、拍照等仍然是用户痛点,小米可以据此重点打造竞争优势。三、提高红米系列的门槛,加快小米系列的高精尖技术在红米系列中的再利用。四、积极借鉴供应链的创新技术,站在供应链的肩膀上提升产品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势在必行。为避免缺货现象,雷军在去年5月亲自挂帅供应链管理,就是为了提高供应链管理能力。手机供应链非常复杂,不能一蹴而就,突破方向有两个:一是要真正与供应链成为伙伴关系,二是引进人才。供应链管理非朝夕之功,但坚持以这两个方向为抓手,假以时日,小米的供应链会有极大改善。
线下渠道建设需要提速。小米线下渠道建设最好的时机是两三年前,其次是现在。为补齐线下渠道短板,小米计划2017年开200家、未来3年开1000家小米之家。不过,这个速度对提升销量的作用很有限。为了加速线下渠道布局,小米在二月发布了小米直供,意欲建立庞大的直供体系,效果如何有待时间检验。
品牌建设要甩掉低端机标签。性价比是小米手机的重要品牌调性,性价比不是低端的代名词,但前提是以品质为基础。小米应该通过积极的产品创新和新颖的品牌营销,逐渐积累品牌,甩掉低端机标签,打造“好用不贵”的品牌形象。
倘若小米真能在以上四个方向上取得不错成绩,则有望实现销量增长。2017年伊始,小米就斗志昂扬地祭出了两件杀器,一是第一款自研芯片——澎湃S1,一是渠道布局——小米直供,这也使得小米的2017年多了几分看点、几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