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考民办小学比考大学公务员难多了,补习班市场越来越大

发布人:管理员

印度电影起跑线

老三印度有一部神作诞生了!《Hindi Medium》,没错,按照中国的习惯就叫做《起跑线》!电影讲述的就是一对中产阶级的印度夫妇拉吉和米图,为了让女儿皮雅接受好的教育,费尽心思让她进入名校的故事。

中国有一句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谓“起跑线”,就是孩子接受的教育,中国人认为孩子接受了好的教育,才能具备强大的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机制中获得先机与优势。

中国人认为,教育可以决定人的命运。,在这一点上,中印还甚至没有任何差别,印度神片的大戏“20-30个孩子争夺一个民办小学入学资格”这样的高难度大戏正在中国杭州上演。

4月14日,杭州民办小学将进行报名信息现场确认和自主招生,一些热点民办小学一大早门口就排起了长队,锦绣育才中学附属小学一位老师发朋友圈说,凌晨三点就有家长到校门口排队,劝退了一批又来了一批。

火爆到什么程度呢?

黑压压一片全是家长

锦绣育才中学附属小学今年新一年级招生60人。9点,有家长拿到1560号,这时学校已经不再放人进去了。这样的录取比例已经达到26:1,而去年的录取比例是21.6:1。采荷实验学校小学部今年是第一年招生,第一场面试为8点整,第二场为8点40。门口老师说:“报名1200多个人,就招60个人,20个里面挑一个。”有位家长说:“今年学校第一年招,以为报名的人没那么多,结果也那么难!”

民办学校好在哪啊,难道可以让家长们负重前行?答案可能是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民办小学老师有料有水平,教孩子认真负责,还愿意多教。家长们对民办小学追捧,个中缘由并非民办小学学习轻松、玩得愉快,恰恰是因为公办小学放学早、教的简单。一些市场化教育机构的蓬勃发展,尽管有薪酬因素,但也少不了一个重要原因,不少公办学校在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上已经不能满足很多学生和家长不断增长的知识与文化需求。

到处都是焦急的家长

那么,这些民办小学为什么要连带家长一起考试呢?前几年,教育管理部门专门针对上海等地私立小学考家长进行过通报批评,并对学校予以处罚。这一“查三代”的做法并没有得以遏制,相反以各种变异的面目重出江湖。

收费高昂的民办学校要根据家长来筛选学生,一方面是报名人数多,招生学校还要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来筛选学生,家长自然就进入了学校考核的视野。

其实,父母就是子女的起跑线,现在这样的观念也深入人心。孩子的坏习惯往往有两个来源,父母,或者小伙伴。优质的民办小学有优质的环境、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还有优秀的同学。招生学校将父母素质可能相对偏低的学生提前剔除,整个学校的环境相对而言就会更好。

家长在朋友圈的吐槽

这套思维模式就是欧美私立学校的办学模式,当下的中国社会必须接受。这种模式以后会在中国遍地开花,行政管制没有办法阻止的。以前的学校有各种家境的人,以后的优质民办学校就是家长背景相同的同学,背景千差万别在民办优质学校将逐步消失。

我们可能很难理解这种看似怪异的现象,但是,静下心想一想,假如你很有钱,你是高学历,你希望你孩子上的学校是什么类型,同班同学和他们的家长又是什么样子?

既然没有办法想通,我们就积极应对吧。

1,孩子应该多多注意这些考题,各种基础知识要掌握,课外的各种活动不能缺,总而言之,德智体美劳都需要的。看看代表性的考题吧。

2.家长要好好准备学习一点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育儿知识也需要了解,最重要的要学会写一手好文章。会作文是家长的硬要求啊,还是看题目吧。

考家长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