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华为背后的辛酸史,任正非是如何用两万元把华为送向全世界的

发布人:管理员

说起华为可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华为创始人任正非1944年出生,到现在已经是73岁的高龄了,当初他是如何用2万元人民币打造出价值千亿的华为帝国,成功走向全世界的呢?

1987年,43岁退役的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一起凑来了2万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当时,除了任正非,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即将改写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

1991年9月,华为租下了深圳宝安县蚝业村工业大厦三楼,最初有50多人,开始研制程控交换机。这里既是生产车间、库房,又是厨房和卧室。十几张床挨着墙边排开,床不够,用泡沫板上加床垫代替。所有人吃住都在里面,不管是领导还是员工,做得累了就睡一会儿,醒来再接着干。这是创业公司所常见的景象,只不过后来在华为成为了传统,被称为“床垫文化”,直到华为漂洋出海与国外公司直接竞争的时候,华为的员工在欧洲也打起地铺,令外国企业叹为观止。12 月,首批3台BH-03交换机包装发货。事后员工获悉,公司已经没有现金,再不出货,即面临破产。可是到1992年,华为的交换机批量进入市场,当年产值即达到1.2亿元,利润则过千万,而当时华为的员工,还只有100人而已。这样的成长速度,是属于那个时代的。

从此,华为像一匹来自深圳的狼,扑进了这个正在高歌猛进的行业。事实上,最初抓住交换机机遇的不仅仅是华为,当时通信制造领域势头最好的四家企业,巨龙通信、大唐电信、中兴通讯、深圳华为被并称为“巨大中华”。1998年,华为销售收入89亿元,规模最小的大唐也达到了9亿元。这其中除了华为之外,其他三家全部都是国有企业。

如今,华为已经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2013全年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239,025百万元,同比增长8.5%。从最初的几十人团队到15万大军,如今,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已经有实力超过爱立信成为全球通信产业龙头。华为的营收,7成来自海外,比联想集团的4.2成要高,全球超过20亿人每天使用华为的设备通信,也就是说,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华为的服务。它的技术研发能力,也超越一般人对中国企业的想像。华为拥有3万项专利技术,其中有4成是国际标准组织或欧美国家的专利。